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18日

雷山县:

庭院美化行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本报讯 (通讯员 赵仕平) 今年以来,雷山县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扎实推进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以农村改厕“小切口”,激活乡村“小庭院”,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大改革”,绘制美丽乡村新风貌,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建好便民“小厕所”,做足惠民“大文章”。通过村级广播、院坝会及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动员,依托农业农村部环科所技术指导,结合该县山区特色地形地貌和居住条件,采取“化粪池+庭院消纳模式”“联户集中处理+大田利用模式”“联户处理+坡地利用模式”“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模式”“农家乐模式”五种创新技术模式,强化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形式和“农户自筹+政府补助”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积极性,坚持每年以800-1000户为示范试点进行改厕建设,推行适合农村实际、安装便捷、干净整洁的改厕模式,把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办成人民群众的实心事、满意事、暖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目前,全县农村建成户用卫生厕所21332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2%。整合资金1.26亿元完成94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1.46万户5万余人农村人口受益。

突出村落“小单元”,撬动乡村“大治理”。以村居为单元,采取“3+N”(1名乡镇干部担任指导员,1名村干部任包保员,选举1名“寨管委”主任,推选N名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担任“寨管委”委员)模式,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等文明乡风管理机制,明确管政策宣传、管环境整治、管公益事业、管社会综治、管乡风文明的“五管”职责,全县154个行政村均将治理农村滥办酒席、树立乡风文明写入《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激活力,坚持“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原则,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推动乡村治理从村里事转变成“家家事”,开设积分兑换励志超市,按照家庭户积分进行物质兑换奖励,激发群众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激活农家“小庭院”,促进产业“大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开展“一村一品”创建,搭好一个棚架,打造农民休闲“后花园”,种好一垄菜地,打造收获希望“绿菜园”,栽好一组果树,打造助农增收“致富园”,编好一排栅栏,打造留住乡愁“文化园”。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产业基地、闲置土地、院坝等大力发展茶叶、花卉、蔬菜、果树、黑毛猪、小黄牛等特色种养殖,鼓励村民们积极将自家房前屋后空地改造成“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以“美丽庭院”扮靓和美乡村,让群众实现房前屋后创收。目前,全县建成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3462个,村公共区域新植树46390颗,申报或培育乡级示范村30个、示范户160户。

--> 2023-05-18 雷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025.html 1 庭院美化行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