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刚
智利大草原上有一种草原雕,是一种大型猛禽,它们繁殖下一代非常讲究。
幼鸟出生前,草原雕都要在悬崖上筑巢。它们衔来带刺的铁树枝搭好框架,再衔来大量的羽毛和草叶,一层一层地铺好,直到温暖舒适为止。
小雕在舒适的巢穴里生活,成长特别快。但不知为什么,经历初期的温情照顾后,草原雕却显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了。按照常理,小雕长得越快,应该吃的越多。可此时,草原雕反倒是降低喂食的次数,让人不解。
更让人不解的事情在后面。草原雕在减少喂食次数的同时,开始一点一点地扒掉巢穴,只见它们每一天都要撤去一些窝内柔软的羽毛、树叶。渐渐的,巢穴框架铁树树枝露了出来。
要知道,铁树枝上都是带刺的,窝里的小雕时不时就要被扎一下,痛得它们嗷嗷叫。后来,羽毛和树叶就快被撤完了,它们甚至无法在里面生存,因为每动一下,都要被深深地刺痛。
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现象出现了。小雕为了不被刺,终于有一天,它们下定决心逃离巢穴。
巢穴下面就是悬崖,为了不被摔死,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猛烈地扑打翅膀,可就在它们扑打翅膀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飞起来后别样的感觉,从此,它们就会飞翔了。
这时,人们才明白雌雕的良苦用心,为了让小雕尽快学会独立生存,让它们学会飞翔,才这般痛下狠心。
小雕成功地学会了飞翔,开始翱翔蓝天,其实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有些时候,生存并不那么难,勇敢地迈出一步,拒绝“坠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