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本英 肖明忠) “两地共建的这个产业基地,对我们百姓真是件大好事,在家门口就能就业。”5月11日,笔者跟随着天柱县注溪乡党员干部来到湖南省新晃县中寨镇地堡村的辣椒产业基地,几名村民正在辣椒基地一边补苗一边告诉笔者。
新晃县中寨镇地堡村党支部书记江芝介绍,该村的辣椒产业基地是由天柱县注溪乡和湖南省新晃县中寨镇共建的“同心产业”基地,去年种植辣椒25亩,带动群众就业64人,人均收入达3000元,同时,村集体经济增收13.8万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辣椒产业扩种到53亩,目前带动就业人数80余人,接下来,基地还需大量劳动力就业。
据了解,注溪乡与湖南省新晃县中寨镇、贡溪镇采取产业联建促增收、治安联防促和谐、活动联办促交融、应急联动促安全“四联四促”工作法,凝聚湘黔边界民族团结进步合力。
两地每年共建“同心产业”基地,发展辣椒、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实现产业共兴、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让边界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通过共同发展产业相互学习,实现产业联建促增收。
“近年来,中寨镇与注溪乡党委政府加强湘黔接边乡镇联系,建立了互联机制,加强民族融合,使各族群众交流紧密,促进了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互联机制,更好地促进两乡镇和谐快速发展。”湖南省新晃县中寨镇党委书记何万勇说。
治安联防促和谐。注溪乡与中寨镇、贡溪镇建立边界地区“组织联建、隐患联防、纠纷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五联机制,接边村寨建立平安联合公约。秉持“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定期召开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对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出现的问题进行联合研判,保障省际边界社会稳定。
“没联合共建以前,矛盾纠纷、消防安全、森林防火这些都是各顾各的。湖南就管湖南的,贵州管贵州的。但现在,大家都不分贵州还是湖南了,有什么事,大家都一起解决。”天柱县注溪乡注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天来说。
活动联办促交融。注溪社节是湘黔边界18个村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传统节日。今年注溪乡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为主题,联合中寨镇、贡溪镇,组织开展湘黔山歌·和谐之声大赛、边界村民“堆堆歌”对唱、“民族团结进步杯”篮球邀请赛、民族·民俗·民风摄影比赛等。边界各族群众3万余人欢聚一堂,同歌同舞、同欢同乐、同心筑梦。
应急联动促安全。三个乡镇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组建防汛抗旱、森林扑火、农村消防联合应急队伍,出现应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处置,尽最大努力降低边界各族群众损失,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幸福安康。
近年来,注溪乡每年至少组织召开边界平安建设研判座谈会2次,定期召开生态环境、治安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座谈会各2次,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座谈会2次,对边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出现的问题进行联合研判,维护湘黔边界社会稳定,让各族群众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