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在贵州饮食界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酸”有很多吃法,其最广泛的就是酸汤,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面……每一种酸汤的做法,都让人垂涎欲滴。说起这其中重要的底料红酸汤,不得不提的就是田其明。
他是贵州玉梦集团的缔造者、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会长、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创新中国优秀企业家、《酸汤调味料》全国团体标准起草人之一。其创办企业专业从事辣椒(酸汤)种植、加工和销售 20 余年,开创中国酸汤(辣椒)产业先河。
二十多年来田其明一直聚焦民族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带领团队解决了“酸汤”保质期、口味定型等技术难题,先后发明酸汤“二次发酵”技术和辣椒“窖藏保鲜”工艺,牵头制定“酸汤”技术标准6项。其创办的贵州玉梦集团通过科研攻关、探索创新和实践运用,“玉梦”品牌已成为酸汤产业的头号知名品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生产和加工基地。为推动“凯里酸汤”走出黔东南,实现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田其明创办的贵州玉梦集团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挂牌上市后备资源库名单企业,旗下拥有麻江明洋食品公司(玉梦食品酿造基地)、贵州黔酸王食品公司(玉梦酸汤第二酿造基地)、贵州蚩尤世家饮品科技公司(饮品深加工基地)等13家子公司。
目前,集团全体职工216人,2021年总产值1.42亿元,2022年总产值1.8亿元,拥有3大“酸汤”研发生产基地、两大产品营销中心、1个原料种植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270余亩,有“凯里酸汤”、“酸汤粉(面)”、“杨梅汁饮料”、“鲜湿米粉”等灌装生产线23条,年产“酸汤”系列产品能力3.5万吨,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生产和加工基地。
对“玉梦”人才建设和培养,田其明也有自己的规划。不断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突破的关键。
近年来,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选拔人才。通过完善企业外部环节,实施技术人才社保福利、工资绩效等,选拔高水平、高学历人才。与此同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一方面每年选送年轻后备人才进入高校深造学习。另一方面,聘请高校教授,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实地指导和实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我们通过专利实施+标准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带动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专利产业化、产品标准化、质量品质化,并取得了成效。”田其明介绍说。
在田其明的带领下,玉梦集团通过20余年的科研攻关、探索创新和实践运用,获得39项专利技术。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先后组织起草“凯里酸汤”“鱼酱酸”等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20余项;积极牵头组建“贵州省发酵性酸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等学术及社团,推动“酸汤产业”标准化建设,为做强做大贵州酸汤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推动民族品牌的建设,致力传播贵州好味道。”田其明说,企业积极开展贵州辣椒制品(凯里酸汤)地方民族品牌建设,先后配合中央电视台完成《魅力黔东南—酸汤鱼的秘密》、《凯里酸汤 相伴千年》等纪录片的拍摄,有力提高消费者对玉梦品牌(凯里酸汤)的认知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