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23日

“大潭盛景”巴水岩

○ 通讯员 张德冲

走进巴水岩,我不得不佩服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佩服巴水岩陡峭奇峻的山崖上一股清泉飞流直下,佩服两山让出不足五十米开外陡峭绝壁的水道,佩服两山间夹着一泓碧绿的深潭,清水江就从这里缓缓而流,这就是“大潭盛景”巴水岩,是一处自然界神奇造物的杰作。巴水岩,苗语叫“干社央”意为神仙架桥的山崖,是一处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的自然景观。

巴水岩,位于清水江畔的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川洞村寨脚,有瀑布深潭、灰褐绝壁、平缓江面、挂壁公路、翠绿植物、江边农舍、江岸梯田和绝壁石刻等景观景点。

巴水岩的崖壁,像是被天神用巨斧劈削似的,平板式的崖壁垂直插入江底。两岸山崖相距五、六十米,百丈高壁,灰褐山崖,剔透神奇;壁崖与植被相伴,江水与悬崖相接。雾锁巴水岩绝壁,荡漾着它的神秘。缥缈的雾霭时而悬于峭壁,时而飘移树梢,绝壁树梢时隐时现,恍如人间仙境。

巴水岩的江面平缓,碧绿晶莹;两岸悬崖倒影,景致美轮美奂。峭壁上的树,千年不长,虬枝盘旋,绝壁旁的苦竹簇簇茂盛,倒挂的藤蔓丝丝条条悬挂在崖壁中随风摇曳,像是厅堂的帘子摆弄发出的吱吱声。

游弋的渔舟,泛起的道道“人”字形涟漪消失在江岸。江上舟子的情歌久久回荡在深谷中,悠扬婉转、情意绵绵。

滴水的悬崖上长出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有的像石笋,有的像石柱,有的像宝塔。

一条凿壁而建的公路上天蓝色的护栏构成了一道蜿蜒的美景,让人感觉路在江上,江在路上。

《剑河县志》记载:在北岸潭边,有一面光秃峭壁,它高50米,长200米,呈斜长方形,颜色鲜艳,红绿交错,像是经历了烟熏和火燎般的变化。峭壁上闪烁着光芒,映照着深邃的潭水,仿佛一把巨大的火炬,直指潭底。

在獭猫洞穴外面,靠近山顶的悬崖上,有一个巨大的洞穴,洞口有一条巨大的石礅,它高达2米,宽1米,尽管可以看到荆棘缠绕,但通常人类都不能单独爬上去,因此得名“仙人墩”。这座山峰高达200多米,山顶被陡峭的岩壁遮挡,有一座巨大的长方形石梁穿过山顶,就像一座独立的木桥,因此得名“天桥”。眺望远方,突然发现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之间隐藏着一个隧道,其中有一座虹桥横跨其上,似乎不是人类建造的,船夫说:“这是一座古老的仙桥啊!”

据民国8年的《台拱县文献纪要游獭猫塘记》中写道:位于天桥右侧,距獭猫洞50米处,沿着河岸峭壁而建,距水面4米处,有清江柳川宋梅芳所书写的“大潭胜景”四个大字,周围还刻赋诗一首:“高岩之上静幽幽,高岩之下水长流,梨园子弟今歌舞,千载有人继续不?”。在绝壁的最后面,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沙滩,在这里,有一块壮观的岩石,它的长度达4米,高度达2米,经常会有水鸟在这块岩石上栖息,人们把它叫做“仙人打鸟石”。在南岸潭边,有一个奇特的洞穴,洞内有两对神秘而又温柔的钟乳石,它们高达0.7米,被人们称作“夫妻岩”。这些钟乳石像是在空中建造的楼阁,在洞内显得格外壮观。

初春的清晨,巴水岩一带江雾茫茫,从峡谷中的溢出,缓缓地漫上山崖,形成轻柔的薄纱。峡谷升腾着变幻莫测的氤氲水雾,像白色的帷幔,给巴水岩增添一份神秘的色彩。有时雾蒙蒙地笼罩着整个江面。那浅绿的山坡,灰色的公路,深蓝的江水,全部隐藏在缥缈迷雾之中。

不久,初升的太阳在东方的山头露出红红的脸蛋。四射的光芒穿透白色的雾幕洒向江面,展露出耀眼的粼粼波光。过一会儿,烟雾渐渐消失。只见江岸农舍冒起的炊烟缭绕着升空。远在建新村的山峦清晰地呈现浅绿颜色,悬崖上的竹林翠绿欲滴,从崖顶垂落的藤瞒藤蔓,轻松自在俯视着绿色的江面。

傍晚,太阳落在五河尽头的山坳,染红了西边天空一片。夕阳在金色的彩霞中涌动,然后落入群山后边。通红的火球把山那边照得个透,群山黛中透红,突然,远处的树林变得更加美丽,浅蓝色的线条在树林中不断浮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晚霞渐渐地向四周蔓延,染红了整个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边的红色天空逐渐变淡,最终变成了灰白色。空气中弥漫着柔和、透明、清亮、凉爽的气息,沐浴在阳光下,吸吮着新鲜的空气,让人感觉神怡心旷、精神倍增。

夏初的黄昏来得总是慢,巴水岩瀑布倾泻而下,似乎已被扯成了许多小块,就像一幅幅整齐平滑的布。那瀑布溅起的水花,闪闪发光,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纷纷落入潭底。瀑布轰鸣声和着知了的叫声,萦绕在瀑布上空,荡气回肠;巴水岩瀑布潮湿的雾气与凉爽的水汽回旋在山窝窝里。于是乎,巴水岩峡谷中的岚风带着浓浓的热气,驱赶着夏天的倦意,向江边游荡。

秋天中午,江面上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两岸的悬崖峭壁,峭壁像是直插江底似的,栩栩如生,十分壮观。江中的倒影好像比它的岸上的峭壁还有动感、还要神秘,巴水岩以水岸线为中轴,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此时的你如果闲坐在渔舟上,就有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掉进江里深不可测的“天空”的感觉。

巴水岩悬崖上有一道瀑布非常壮观,从悬崖顶垂落入公路。瀑布随时令变化而大小不同,春季的瀑布有小如碗口的;夏季有如杯如绳的瀑布水,像条飞链似的泻下;秋冬季则变成水滴落下,四季不涸。春夏之交的瀑布要比其他季节的大得多,好像是永不断头的银色长绢垂落下来,大自然就像是一个自动调节器,与人类和谐共生。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水虽无刚,却柔情妩媚。巴水岩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是自然给予大地的银带;它陡峭的山崖,那是造物主留给巴水岩的杰作;它缓缓东流的湛蓝江水,那是以柔克刚的演示。巴水岩凿壁而建的公路,是路对石的情怀;江畔的农家屋舍,是人对江的依恋;雄浑的瀑布水声,是水对山的深情呼唤;山崖上翠绿的植被,是绿色对春的回报;陡壁上灰褐色的脸庞,是石对水动容的表情。巴水岩就是一处山水相依、和谐共生的自然典范。

远眺巴水岩两岸连绵的山峦,心里别有一番情趣,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神态。

--> 2023-05-23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454.html 1 “大潭盛景”巴水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