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楠 潘妹
“今天有哪里不舒服吗?做完手术后感觉怎么样了?记得要注意调节膳食”……近日,黄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杨光志在查房时仔细地询问着每一位患者,这是杨光志工作的日常情景,从工作以来,他一直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在近三十年的从医生涯中,杨光志一如既往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为患者排忧解难。工作中他对病人热情主动,积极好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中医骨科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桡骨骨折石膏外固定、老年性椎体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发表过多篇论文。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善于管理,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医院的骨伤科从无到有,并能独立开展关节置换等四级手术。他立足本职,心系患者,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值班还是休息,为了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经常出现在病房里,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从精神上给他们鼓励,平时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每当患者入院,他都会制定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从患者决定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康复的这一段时间,他都会亲力亲为,时时刻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本能,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提起骨伤科,浮现于我们脑海的可能是锤子、锯子、钉子、螺丝刀、钢板……这些光听名字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工具,却是骨伤科医生在手术时必不可少的“搭档”,也是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法宝。骨伤科的工作粗中有细,在手术中,除了要“勾锤钻凿,钳拧钉撬”之外,还需要保护各种复杂、细微的神经、血管等,这对医生的解剖和手术操作要求非常高。手术台上的骨伤科医生,要求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通过施展精巧细腻的技术,既能抽茧剥丝,又能力破千钧。作为一名骨伤科医生,杨光志知道只有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在钻研技术的同时,杨光志还不断加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广中医药在骨伤科临床中的运用。为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他不断努力学习省内外新技术、新理论,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医术高明,且德艺双馨的医务人员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据杨光志介绍,他来自基层,深知基层群众的疾苦,所以从事本职工作以来,他专于研究、勇于创新、善于实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同时他还通过不断地学习,成功开展了多项院内医疗新技术,比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拇指外翻、多指并指畸形矫形手术;四肢骨折:包括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复杂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各部位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脊柱外伤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中医中药治疗;脑外伤及常见颅脑手术的治疗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展解决了许多的临床难题,多项新技术水平达到省、州先进水平。通过新技术的开展,使本地区许多复杂病例得到更好地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