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24日

施秉县:

多措并举绘就和美城乡新画卷

本报讯 (通讯员 石美) 自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施秉县坚持把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作为事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成色,事关全县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大事、要事、实事,及时部署、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城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施秉实践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各项工作高位推动。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常委等为副组长的施秉县和美城乡“四大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城镇精致管理行动指导组、乡村庭院美化行动指导组、文明新风倡导行动指导组、法治教育普及行动指导组、督查组、宣传组等7个小组;从县农业、住建、民政、司法4家牵头部门抽调6名同志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分别组建了城镇精致管理、乡村庭院美化、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行动工作专班。为确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还成立了由10名县级领导任组长的2个暗访组、8个督导组,采取随时暗访、随机督导的方式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暗访督导。

抓牢“三个强化”扎实推进城镇精致管理。

强化网格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将县城区及乡镇划分为66个网格,按照“五定工作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动员全社会力量,分类治理、责任到人,形成全方位联动、零死角覆盖的工作局面。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工作落实。抽调46名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干部组建14个督导小组,建立白色、黄色、红色“三色”督办清单和“三看三导四进行”督查机制,形成了“日督查、周通报、月小结”的工作常态。强化重点整治,提升管理水平。推出流动摊贩“四固定”工作法,将县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业街区等划分为摆摊经营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引导经营区域3类区域,引导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

聚焦“共谋共管”有序推进乡村庭院美化。

聚焦产业发展“共谋”。立足村寨实际和资源禀赋,深挖乡村“土特产”,从“一品、四提升”入手,大力发展“庭院+”农家乐、小型采摘园、庭院花卉、特色民宿、特色养殖等产业,让“美丽庭院”催生“美丽经济”。目前,已创建“一村一品”55个、产值8400多万元,培育乡村农家乐130余家。聚焦长效长治“共管”。充分运用“院坝协商”平台,组织群众召开协商会,为乡村庭院美化行动注入“智慧”力量。探索协商出以马溪乡塘头村为代表的乡村治理积分管理35条具体措施,甘溪乡高碑村“黔农e村——指尖上的幸福”数字乡村庭院管理模式以及白垛乡白垛村“流动红黄旗”乡村治理管理办法等经验典型。

抓好“三个着力”稳步推进文明新风倡导。

着力在“实”字上传导压力。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确保工作“常态抓、抓常态”。制定相关文件,有效指导文明新风工作开展。着力在“广”字上宣传教育。通过发放文明新风倡议书,开展“施秉好人”“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榜样的示范力量传播善行义举,引领社会新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组织志愿者每周开展“敲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提升文明新风意识。着力在“效”字上承接地气。将环境整治、滥办酒席、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问题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约束,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目前,全县76个村(社区)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覆盖率达到100%。

做好“教育与调处”纵深推进法治教育普及。

压实法治教育普及责任。将法治教育普及行动纳入全面依法治县和“八五普法”工作重点内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促各单位种好普法“责任田”。扎实推动法治教育普及。通过“双语式”“问需式”“现场法庭”等法治宣教方式,增强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将全县8个乡镇、76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392个,细化建立“十户一体”联户单元3782个,采取“调解+普法”的方式,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得以普遍提高。

--> 2023-05-24 施秉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526.html 1 多措并举绘就和美城乡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