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晓敏) “茶余闲步庭院门,忽闻跃跃踏歌声”。五月的早晨,阳光暖暖地铺下来,穿过树叶的空隙,洒在小院里。一大早,杨昌义就早早起床哼着小曲儿,理柴,清扫、浇水……忙着收拾自家的小院儿。
在榕江县仁里水族乡寿昌村,自2022年开展“七小园”建设以来,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都栽种着各种花草、蔬菜、果树,他们利用竹子编制栅栏,利用废旧轮胎、酒瓶、簸箕等装饰自家的小院和村里公共区域,不仅扮靓了庭院面貌,更提升了乡村颜值。
今年以来,寿昌村不断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坚持“党建+”模式,着力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并且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殊贡献”等几个方面设定积分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将“美丽庭院”创建提升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提出“理柴”“理鞋”行动,打造创建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药园,小禽园,小作坊,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全面实施乡村庭院美化行动。
据悉,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以户带组,以组带村的模式,营造人人参与,家家动手的良好氛围,走进寿昌村,卫生干净、庭院优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幅宜居宜业的幸福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