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钟柳生 吴化雨)榕江县朗洞镇平地村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稻蛙、稻鱼等特色种养业助力乡村振兴。
初夏,笔者走进平地村陆祥富的牛蛙养殖基地,老远就能听见“呱呱呱”的叫声,走近一看,只见蛙池挤满了肥嘟嘟的牛蛙,牛蛙在里面嬉戏打闹,活泼生长。基地负责人陆祥富在平地村承包100多亩稻田来发展种养业,目前主要养殖有稻鱼、稻蛙和泥鳅,种植是“水稻+油菜”轮作。
陆祥富于2019年将该村土地分批流转过来,进行了土地平整、蛙池建高、排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夏秋季节种植水稻,将牛蛙和鱼放入田中,在冬春季节则将牛蛙和鱼进行集中收养,稻田种植油菜,既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增收。发展生态种养业,不仅盘活了平底村闲置的土地,还带动了村里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陆祥富说,他养殖的稻花鱼年产值7500公斤左右,年产值二三十万元,牛蛙每年产5000多公斤,收入十四五万元,还带动周边村寨的老百姓就业。
近年来,榕江县大力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稻+”生态种养模式,“稻蛙”“稻鱼”等模式正成为生态种养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