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29日

凝心聚力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振兴

—— 我州各地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婷英 朱庚奇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州各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做优特色产业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初夏时节,岑巩县水尾镇老寨村千亩油茶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村民们穿梭在油茶林间,动作娴熟地栽种黄精苗。据悉,该油茶基地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500亩(1亩=0.0667公顷)。同时,通过实施林下套种项目,共种植中药材黄精704亩。

油茶和黄精的巧妙结合,不仅兼顾了基地管理与短期效益,实现“双轮驱动”产业长远发展,也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现在,基地每年用工量73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70多万元。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麻江县坝芒乡5000亩各类时令蔬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户们正忙着抢收蔬菜,基地里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去年12月,当地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通过“东部市场+麻江产品”模式,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做优做强蔬菜产业,全力打造粤港澳“菜篮子”基地建设,该乡今年投入了资金29万元,在坝区的水渠上铺设了2条“山地小火车”轨道,6月初就可以实现田间运输。

“修好以后种好的蔬菜可以运出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坝芒乡蔬菜种植户罗世春说。

近日,剑河县南加镇天培村的500亩林下仿野生种植淡竹叶已全部种植完成,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管护工作。据了解,淡竹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销售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该村种植的淡竹叶已经全部预售完毕。

“淡竹叶是3月份种的,预计8月开始采收,今年预估产量300吨左右,产值大概达240万元。”贵州捷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丹介绍。

目前,基地依托“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运营,企业负责基地建设、产业经营和保底收购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还可带动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次。

为进一步壮大产业,该镇目前正积极跟省直相关部门对接,深挖产业附加值和深加工研发,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时下,黄平县旧州镇平西坝村果园里的夏季早熟青皮蜜柑、柚柑已迎来采收期。果农们正在果林间采收劳作,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积极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共种植柑橘近2万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4万余吨、产值达1.8亿元。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我州将牢牢把握“四个不摘”总要求,以项目发展为抓手,协同推进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 2023-05-29 —— 我州各地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877.html 1 凝心聚力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