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唐克林) 近年来,榕江县抢抓“桥头堡”实施意见和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机遇,以“小民宿·大产业”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强化民宿产业特色。梳理出以红七军攻克榕江古州城为南部核心、以中央红军过朗洞为北部核心的两条红色线路,传承、创新和弘扬红色文化,开启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相关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等工作,赋能民宿产业,打造提供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教育等特色服务的主题旅游民宿,推动“红色文化+精品民宿”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侗天山居、月亮山居获评为“贵州省长征路上好民宿”,获得海南国际文创周2021年第16届“时尚旅游金榜”比赛“金选精品民宿”奖项。
引进市场主体,带动民宿产业开发。坚持以市场化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通过直接注资、资源入股、协助招商和创意合作等方式,激活乡村人才集聚,引导“村企”共建促进民宿发展。引进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山呷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注入资本共建共运营。截至目前,全县已有标准级以上民宿39家,大利侗寨、小丹江苗寨等村寨已形成传统村落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1.7万人次,年创收350万余元,带动劳务就业100余人。
用好媒体资源,强化民宿产业宣传。充分利用全县新媒体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新媒体+旅游”模式,推动民宿产业提质增效。推出“寻味榕江”“亲子苗寨小丹江”“全全探村”等旅游账号,组织大批村寨代言人和邀请明星网红大V打卡推介小丹江、加宜等民宿群,不断提升榕江民宿品牌知名度。
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民宿产业品质。坚持以“原生态+现代”融合模式推进精品民宿打造,完善民宿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由贵州山呷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田间学堂进行升级改造,并将田间粮仓改造建设独栋民宿;采用“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社会资本”的方式将小丹江小学改扩建青年旅舍;用佛山市南海区帮扶资金654.7万元,在原有村寨的基础上改造完成井上见加宜苗寨精品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