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30日

剑河县:

庭院经济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本报讯 (通讯员 唐洪香) 近年来,剑河县抢抓机遇,聚焦乡村庭院美化,立足庭院经济发展实际,鼓励农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走出一条特色庭院经济发展路子,家家户户“小院儿”的致富故事越来越多。

仲夏时节的剑河县柳川镇,五星枇杷大量上市,碧绿的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五星枇杷,犹如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笼,夹杂在绿叶中。

“别看我这小庭院,每年卖水果能收入一两万元呢!”种植户吴成兰一边采摘枇杷一边告诉笔者,20年前,她便开始在家门口的空地打造庭院,种下枇杷、李子、樱桃等水果。如今,她的小院每年能给她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既美了庭院又富了农家。

为打造特色庭院经济,镇江村把红色文化同庭院美化结合起来,打造省级红色美丽村庄,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

村民杨玉竹看准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开起了农家乐,在她家的庭院里种满了月季花,每年花开的时候吸引了很多游客拍照打卡,去年获得了8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在镇江村,发展庭院经济已经成了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方式,勤劳的群众用自己的方式,在方寸庭院间,讲述着致富的故事。

另一边的加禾村,多肉植物成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宠儿。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盆里,摆满了各色多肉植物,让人看得应接不暇,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加禾村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鼓励村民利用自家院子发展多肉特色产业,农户可以根据自家庭院的风格选择多肉的品种进行栽种,让“美丽庭院”既“赏心悦目”又“增收实用”。

“别小看我家这个小庭院,种植的多肉品种多,很受关注。”加禾村村民黄庆彪表示,去年用自家庭院发展花卉种植,一年的收入也有几千元。

据了解,加禾村与云南大理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开展合作,引入其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和丰富的品种,在加禾村共同建设和运营多肉植物育苗基地,同步引导村民参与,开展多肉植物文创手工创作,将庭院经济发展壮大,在村庄‘颜值’不断提升的同时,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近年来,剑河县围绕“小院儿”做足文章,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自家院落,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同时,组织农业、乡村振兴、金融等相关部门人员走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支持,采用“政府+专业技术队伍”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

--> 2023-05-30 剑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967.html 1 庭院经济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