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5月30日

丹寨:景美民富添活力 乡村风貌日日新

本报讯(通讯员 吴青峻 李光林) 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近年以来,丹寨县立足实际,通过“三化一特”(即庭院净化、庭院绿化、庭院文化和特色产业),把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与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行走在卡拉村的乡间小路上,家家户户门前的庭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中,王治芬家院子里的花朵开得格外鲜艳,一簇簇白的、红的、紫的争相绽放,一空闲下来,她和老伴就会细心打理自家庭院里的花花草草,看着美化了的庭院,让她感觉格外惬意。

“我觉得种这些花,就好像欢迎客人来我们这里旅游一样。来过我家的人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觉得很舒适、很温馨。”王治芬和老伴一边给庭院里的花剪枝一边喜悦地说道。

连月来,卡拉村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由村“两委”和“十联户”小组长组成的“庭院美化评议评比小组”,不定期地对农户的室内外卫生、庭院美化等各方面进行评比,通过有奖积分制评比、发放流动红旗等方式,发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庭院美化绿化、村容村貌、环境提升等工作中,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同时,该村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全村农村改厕工作,共计农村厕所130余座,实现全村169户全覆盖,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们村的路很干净,村子漂漂亮亮的,水电各方面都很方便,就连厕所也是干干净净的,住着很舒服。”龙泉镇卡拉村村民王立银对现在的居住环境很满意。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挂了6面旗子,其中3面红旗、3面黄旗,黄旗代表警告,红旗代表做得比较好的。”龙泉镇卡拉村党支部书记杨罗金说,“挂流动红旗的作用,就是让农户到做得好的家庭去看,回来后根据实际情况把自己家的卫生做好。”

卡拉村素有“中国鸟笼文化之乡”美名,乘着时代的东风,这几年,卡拉村以鸟笼文化、斗鸡美食等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欣赏迷人的田园风光,品尝地道农家菜,体验当地非遗项目。当地群众也充分利用老旧房屋资源,发展农家乐、民宿经营,目前全村已开设农家乐、民宿达28家,年收益600万元以上,户均年经营收入约24万元,户均月增收3000元,实现了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08年响应号召,我把老房子拆了然后建了这栋新的房子,开了农家乐,到现在已有15年了。”卡拉村村民吴小海说,“现在到我家来的都是回头客,顾客都喜欢品尝我们的斗鸡肉和稻花鱼,年营业额大概有60万元左右。”

近年来,卡拉村以“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为载体,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开展房屋美、厨厕美、瓜果美、花树美、卫生好、家风好、布局好、管护好的“四美四好”庭院建设,推开门,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尽收眼底。

“接下来,我们将从新村广场至村委会这一段村集体的土地,打造一个小公园,接着又到农户的门前,修补小花坛,让老百姓感觉到自己的庭院非常漂亮,感到新农村的生活很美好,同时也让我们的游客进入卡拉后,感受到卡拉的风景非常的优美,让他们留下来,品尝我们的斗鸡肉。”卡拉村党支部书记杨罗金向笔者介绍村里的发展规划。

卡拉村只是丹寨县持续推进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已完成庭院美化2000余户,今年,丹寨县计划完成庭院美化2500户以上。广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留得住根守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正在绽放出新的颜值。

--> 2023-05-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17985.html 1 丹寨:景美民富添活力 乡村风貌日日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