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龙正成 李翠鸾) 春日菜花黄,入夏采收忙。锦屏县偶里乡一片片油菜花海蜕变成了颗粒饱满的丰收果实,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收割、晾晒、脱粒、筛选……抢抓农时抢收油菜的劳作身影,成了初夏时节偶里坝区独特的风景。
“趁着天气好,赶紧把油菜收回家,然后种植水稻。” 偶里乡寨欧村村民吴生花开心地说。
去年,水稻颗粒归仓后,偶里乡抓住秋冬种产业发展契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偶里乡寨霞村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50余亩冬闲田作为“稻油轮作”项目育苗基地,育好油菜苗后提供给有种植意愿的农户栽种。同时,还组织农技人员指导菜苗移栽等贴心服务,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生产投入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稻油轮作”项目的积极性,实现“闲田”变成“油田”,助农增收。
“以前稻田打完谷子后,就荒着,但今年政府发苗给我们种,抱着试试的心态就种了3亩左右,没想到居然大丰收,明年我还要继续种。”正在收割油菜籽的偶里乡寨先村村民龙爱香高兴地说。
偶里乡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种植优势和群众意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乡村两级干部大力开展宣传,各村有种植意愿的群众均可自行按需到基地取苗并移栽到自家田间,收获后再由合作社统一进行收购,实现由产到销的一条龙服务。
“从今年坝区油菜的收成情况来看,保守预估每亩约产100公斤油菜籽,按照合作社的收购价每公斤油菜籽8元来算,每亩产值约800元。”偶里乡寨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开政介绍说。
据了解,该乡油菜种植面积达1140亩,覆盖群众450余户,预计产出油菜约11万公斤,实现产值约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