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1日

天柱县:

“党社联建”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本报讯 (通讯员 伍丽 杨德志) 日前,笔者一行驱车前往天柱县江东镇金鸡村,走进天柱县凉树脚生态林下养殖场,只见负责人罗芳金正在喂鸡。

罗芳金以前是一名客车司机,2019年,他响应村党总支的号召,回村发展起养鸡产业。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发展得很顺利,年出栏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5万羽,年毛收入超过了200万元,带动周边20余人就业。

“有村党总支这个坚强的后盾,无论是产业选址、土地流转还是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方面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养鸡产业发展不错,我便又种起了魔芋。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今年目前已有50多户村民达成种植意愿了。”罗芳金说,他想将产业做大,带领村民一起发展,为乡村振兴尽点微薄之力。

金鸡村是江东镇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距县城约40公里。2017年以前,金鸡村没有什么产业,村集体经济为零。2018年,金鸡村分别成立富民养殖合作社、民和村种养殖合作社,并在合作社设立非公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思路,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像罗芳金一样的乡贤能人动员回村,发展产业。

走进远口镇安浪村,党支部书记杨彰巧与村内致富带头人周邦贵在为村民作种养殖技能培训。

安浪村位于远口镇东南方,距远口集镇15公里,以前是深度贫困村。2022年,安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均达7000元以上,多年来持续稳定保持小康生活水平以上。

这一转变也是得益于村里通过“党社联建”模式,大力发展肉牛、中药材、油茶等产业。

“我们村有3000多亩油茶林,我到上级部门争取整村推进油茶林低改项目,然后动员村内党员带头组建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说起下一步发展,杨彰巧信心满满。

金鸡村、安浪村的发展是天柱县“党社联建”为乡村振兴谱新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柱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社联建”发展模式,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构建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发展模式,蹚出一条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的共同富裕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125.28万元,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均收入30万元以上,全县6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有果蔬、养殖和特色农产品等产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

--> 2023-06-01 天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150.html 1 “党社联建”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