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育兵
“今天我可以不写作业吗?”“今天的辅导班能停一次吗?”“今天能带我去动物园吗?”“今天我可以多玩一会儿电子游戏吗?”……“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这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然而。一些为了仪式感而举办的“联欢会”,被当成礼物送给他们的“课程礼包”,还有以“完成一篇日记”为代价的出游……把好端端的节日变成了“任务交付日”。(5月31日央视网)
儿童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板可以复制。但没有疑问的,儿童节应该是欢声笑语的,应该是孩子们所期待的,应该是快乐且幸福的。
目前,复杂盛大的文艺表演,或者说联欢会,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幼儿园儿童节的标配。在不少成年人看来,这样的文艺表演,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文艺能力,还能够展示校、园的办学水平。举办活动、欢庆“六一”,是好事,但如何庆祝、怎样把握程度,让参与其中的人切实能够享受快乐,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不能成为商家的狂欢。逢节做文章,已经成了商家的惯用手段。“六一”优惠大“放价”!“六一”课程嗨不停!“六一”感恩大回馈……在“六一”节,各类课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要么打折降价,要么赠送课程,要么赠送礼品。面对吸引人的优惠促销,很多家长会受到诱惑,忍着心疼给孩子购买,作为节日礼物。如果是孩子们所期盼的,那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许多孩子对于这样的节日礼物并不感兴趣,甚至还很反感,这就需要家长们反思了。
寓教于乐不能失了分寸。带孩子出游,参观博物馆、游览公园、植物园,可以给孩子陪伴,也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属于寓教于乐的活动。儿童的节日要让儿童自己说了算。无论是校、园,还是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把节日变成实现成年人的手段和目的。“六一”节怎么过,要听听孩子们的想法,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要让他们高高兴兴度过这属于他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