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兴禄) “以前寒暑假孙子孙女都不愿回家来,如今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展庭院美化,村容村貌大变样,周末和假期回来的年轻人变多了,甚至还有网红来这里打卡拍短视频,农家乐和民宿也发展起来,村里越来越热闹了。”近日,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柑子院自然寨村民田景富高兴地说。
近年来,柑子院自然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政策,以“一村一画一风景,一户一景一新韵”为建设目标,依托庭院载体、家庭阵地,大力推广“庭院+”发展模式,群众搭上乡村振兴“快车道”,实现“生态宜居梦”。
“我们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花草进庭院、果树进庭院、产业进庭院的方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长友说。
柑子院自然寨以“州级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按照“面上与内涵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实用与美观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创新与民俗结合、投入与利用结合、建设与现状结合”的七个结合,把柑子院的精品水果产业、田园风光、斗笠文化、农耕文化等搬上墙面,让墙壁成为乡村振兴解说员和代言人,通过“产业上墙、风景上墙、文化上墙”留住最美乡愁,吸引外出游子返乡创业就业,赋予乡村振兴新活力。
据悉,瓦寨镇坚持牢牢把握在空间布局上留“白”、生态环境上留“绿”、特色保护上留“旧”、文化传承上留“文”、建设风貌上留“魂”的发展思路,让家园变花园、民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形成一壶茶、一桌饭、一间客房、一份农产品的庭院经济产业链,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奏响群众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