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光新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部署各地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党政领导下的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全力为农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近年来,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的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也大幅度增长,由于农村道路交通基础差、安全管理薄弱、群众安全出行意识淡薄等原因,交通安全事故呈现多发、频发态势。为此,在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尤为必要。
做好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要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设施和新媒体矩阵,定期通报农村地区典型事故和违法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在农村集市、人口密集的场所摆放展板、悬挂条幅、集中宣讲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酒后驾驶、超员超载、无牌无证、农用车载人、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防范安全风险。借助“电影下乡”开展宣传,在放映前、放映后或换片子时,可以交叉放映一些交通安全专题片,把交通安全常识融入节目中,让群众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充分发挥广大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的作用,通过召开党员村组干部会,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再通过他们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大喇叭”、少数民族语言向村民宣传交通安全法规,进行安全出行提示,教育村民学习交规、远离事故,确保安全出行。六是紧盯春秋农忙、红白喜事等重点时段,针对农村驾驶人、学生、“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七是利用少数民族节日,组织民警深入节庆活动现场,面对面向群众讲解交通事故案例,提醒广大村民群众节日出行莫忘交通安全。
总之,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坚持因人施教、因农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将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抓实、抓好,就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