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1日

雷山县:

以茶兴农——小绿叶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雷山县进一步发挥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持续加强雷山茶生产、营销、文化等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亩产效益,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业态功能更加丰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雷山茶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进一步提升雷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雷山县以“提高茶品质、提升知名度、打造茶名片”为导向,积极推动茶叶品牌建设,创响“雷山银球茶”、“雷公山”茶等公共品牌,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控,推动茶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茶旅融合。依托县内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优渥独特的旅游资源,遵循“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共同推进,互动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与苗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着力美化茶园环境、延伸茶俗茶事、创新茶艺表演、整合茶业加工、利用茶学科普,大力发展茶旅观光游、茶旅节事游、茶旅休闲游、茶旅工业游、茶旅研学游,精心打造茶旅融合品牌,推进茶叶产业链实现新的突破,不断释放文化与生态融合价值新动能,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稳步实现“茶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茶叶品种改良、数字化茶园示范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技术等多方面探索,推进茶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促进茶业提质增效,推动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提升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探索产业联合体。为实现茶产业与茶农的共同发展,近年来,雷山县以茶为媒,探索共富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坚持党建引领,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茶产业联合体。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企业帮忙代销并为茶农兜底,让茶农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托起群众“致富梦”。

截至五月底,全县茶叶总产量4250.42吨,总产值9.17亿元。

--> 2023-06-01 雷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169.html 1 以茶兴农——小绿叶撬动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