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3日

谷雨肇兴

□ 莫章海

谷雨节,乃“雨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农谚有“清明下早种,谷雨下适秧”之说。谷雨前后都是播种下秧的季节。此时降水明显增加,作物新播,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此外,有的地方有喝谷雨茶、祭仓颉、吃春、走谷雨、谷雨贴等活动的。黔东南在谷雨节除了农活外,很少有其他活动。

肇兴侗寨谷雨节与周边村寨有不一样的过法,很是特别。侗语说:“绳苟嫩、剁腊”,“借苟嫩、剁腊”,即“送乌米饭、下谷种”表达了谷雨节的基本含义。这一习俗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2023年谷雨节的头一天,应朋友邀约去肇兴参加谷雨节。相隔几年不到,肇兴还是原来的肇兴。不同的是,没有疫情的困扰,街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旅店堆满了人。傍晚,观景台上拍夜景的人成了堆,都想目睹一下侗寨夜幕的风采。

4月20日谷雨节的当天,街上很多地方都在蒸乌米饭(用乌饭树舂烂加水泡出汁来,用汁泡糯米成黑色后进行蒸而成),而且都是几百斤或上千斤的数量。我感到好奇,拍了两张图片后,便找老乡聊天请教。得知肇兴谷雨节好多过去没有知晓的故事。

据介绍,肇兴每年谷雨节都是比较热闹的。因为这里的青年人结婚都是在春节期间,即腊月二十九日姑娘到男方家过门,大年初一,男方家送结婚礼,有糍粑、牛肉、猪肉、米酒等。这一年的春社、谷雨、芒种、六月六、吃新节男方家要给女方家继续送婚礼,每次送的礼物和数量有所不同。其中谷雨节送的是乌米饭和猪肉、米酒。一般都是根据女方家的亲房和亲戚的多少而定数量。谷雨节这天天不亮,男方家的亲属们就来帮蒸乌米饭。我看到的这一家用四口锅子同时上蒸,一蒸又一蒸,一边蒸一边对蒸熟的米饭进行分装到挑篮里,从五更天到九点来钟,一千来斤乌米才蒸完,接着就往女方家送礼。几十个人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有挑乌米饭的,有抬猪肉的(一头猪)、有挑酒的、有挑其他干菜(菌、辣椒等)的。而女方家则准备做晚饭,招待亲属、亲戚、朋友。这些乌米饭和猪肉除了当天招待客人外,还要分别打发给客人。

晚上,寨上的年轻人提着装有糖果的卣卣(特制的竹篓)到姑娘家去丢,姑娘家则把乌米饭装到卣卣里面,待后生来取时,姑娘们就给后生打花脸。

后生谷雨节期间到姑娘家丢卣卣,表达对姑娘的祝福和过去的眷念;而姑娘对后生打花脸,也是一种特别的心意表达,花脸抹得越多,后生越感到自豪。丢卣卣、打花脸,这是男女朋友间古朴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这种习俗也只有肇兴侗寨,显得很独特。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肇兴谷雨节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比如白天“抬官人”,这个本来是过新年期间的习俗,现在利用谷雨节表演给游客们看,甚是热闹。肇兴是一个船型,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按习俗只能由上寨的仁团鼓楼“抬官人”,并从东方顺水而下,义团、礼团、智团、信团鼓楼唱歌拦轿。如今所抬的“官人”是选家境较好的一两个小孩充当的。队伍中有在前面开路的“丑八怪”、锣鼓手、有穿戴一新的寨老领着“官人”队伍,还有打扮得奇形怪状的轿夫和衣衫褴褛的乞丐和下人,有扮沿水路一路打鱼捞虾的渔夫、或装扮成耕田的农夫,一路人马虽装点得十分夸张、滑稽可笑,动作粗陋,但渲染力强,表演时,时不时又奔向游客取乐,别有一番韵味。抬官人队伍经过的四座鼓楼,都有人摆好酒礼,前面的“小丑”首先到鼓楼向寨老鞠躬报到,寨老向其敬酒。妇女们在鼓楼唱歌拦“官人”,官人施礼而放行。“抬官人”队伍从仁团鼓楼出发,又回到有到仁团鼓楼结束。

晚上,打花脸的习俗也进行了放大和延伸。过去,本来是姑娘在家给后生打花脸的,现在,在街上男女间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打花脸。这种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较强的互动活动得到游客的广泛认同。今年谷雨节又是几年疫情封禁后的释放。肇兴之夜,便成了放飞自我的天堂。

谷雨节,本来是一个农时季节,过去,在肇兴则是青年人的“思情节”,今天在这里变成了“狂欢节”,最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的谷雨狂欢节已成为肇兴侗寨的一张名片。

相信明年的“谷雨节狂欢节”会更嗨!

--> 2023-06-03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430.html 1 谷雨肇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