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唐洪香) 设置便民摊点群,给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让文明停行蔚然成风、清理背街小巷,提升城市内在颜值……近年来,剑河县以市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城镇精致管理为抓手,在城市管理细节上费尽“绣花”心思,下足“绣花”功夫,一针一线从细微处塑造城市容颜,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刚蒙蒙亮,环卫工人龙金枝便开始忙碌起来。
“我的工作是清理绿化带内、墙角等‘死角’垃圾,虽然累一点,但大家出门上班时就能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我们也很有成就感。”环卫工人龙金枝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说。
与此同时,市政工人正驾驶着多功能高压冲洗车进行路面清理,不一会,路面就变得干净卫生……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颜值”。剑河县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等进行“拉网式”清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将环卫作业精细化引向纵深,全面开启洒水、冲洗、机扫“三位一体”湿法抑尘作业模式,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垃圾变少了、小广告消失了、环境越来越美了,是剑河市民近期最大的感受。
如果说主次干道是城市的“面子”,那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在剑河,不仅主次干道干净整洁,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也在“靓”起来。
仰阿莎东巷是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的重灾区,经过这一路段的人经常会遭遇拥堵的困惑。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剑河县找准城市管理与百姓生计之间的平衡点,精准落实纾困政策,在城区设置16个便民摊点群,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同时解决商贩占道经营的难题,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以前这里一条路都是摆摊,杂乱又拥挤,现在好了,有了便民摊点群,文明又卫生,我们老百姓是举双手赞成!” 家住杏花小区的居民杨大妈感慨地说。
此外,为打造有序、安全、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剑河县建立“文明劝导—警示告知—教育制止—严查严处”的管理方式,形成无缝隙、全覆盖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车辆乱停乱放整治效果。
抓好市政基础设施维护、集中开展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开展人性化综合执法、调动居民、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参与城镇精致化管理……
如今,行走在剑河县的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邻里谦恭礼让……剑河县正以“绣花之功” 绘就“城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