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5日

同谱民族团结曲 共唱幸福和谐歌

——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第六届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黄平举行

多声部合唱

比赛现场

现场观众

○ 潘胜天

5月28日,2023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第六届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黄平县举行,来自全州各地的广大民歌爱好者齐聚黄平县城文化广场,同谱民族团结曲,共唱幸福和谐歌,演绎一场苗歌盛会。

此次大赛分为苗族古歌、传统民歌两部分,时间为一天,由开幕式、比赛、颁奖晚会组成,黄平视眼同步直播,数家主流媒体进行新闻采风,各种自媒体现场录制视频上传。大赛现场,歌手们身着民族盛装,以盘歌问答、个人领唱、多声部合唱等各种原生态形式穿越到了远古的情景,声音恢宏,气势磅礴,如群山万壑引长风,悠扬的歌声引人入胜,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苗歌盛宴,激发了更多的苗歌爱好者加入传承古歌行业,壮大民族文化建设队伍。

苗族古歌《开天辟地》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这次比赛很多参赛队伍都传唱了《开天辟地》这部民歌经典,它的歌词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今天我和队员们带来苗族古歌《开天辟地》,希望这首古老的歌曲能给大家带来开心快乐。”获得苗族古歌一等奖的锦屏县代表队龙木英说,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好,能够有效传承民族文化,谱写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区的新篇章。

在苗族古歌《仰欧桑》传唱中,黄平县代表队用歌声唱述了一位“桑枝般苗条,鬓发如青丝,面庞白又胖,裙边似渔网,花带若马缰,人人见都爱”的漂亮苗族少女形象,歌颂了远古的爱情和自由,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美好愿望,所以历来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所喜爱。精心的准备,经典的传唱,《仰欧桑》获得了苗族古歌组二等奖。今年的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起点较高、原生态足,“云集了全州各县的民间苗族歌师和歌手,他们都唱得非常的好,通过大家的互相交流和学习,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下去。”作为东道主的黄平县代表队雷帮艳如是说,恰如其分表达了一位民族歌手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情怀。

黄平民族文化浓郁,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在黄平县举行2023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第六届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具有深厚的基础,深受群众欢迎。2006年《苗族古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早在1988年黄平且联合施秉、镇远三县就搜集编写了苗族古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歌》《开亲歌》等传统苗歌,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近年又陆续收集了《酒歌》《情歌》等苗族常用歌词,让民族文化生态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这样良好的基础,使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黄平举行吸引不少观众,有农村村民,有机关职工,有学校学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享受民歌传唱带来的快乐。“在抖音上晓得在黄平举办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我约起几个爱好古歌的老兄一早就来了,自始至终没离过场,听得很过瘾。”从二十多里路赶来听歌的苟陶说:“今年80多岁啦,听了古歌唱词,思绪一下回到了年轻时我们唱歌的情景,再不传唱,这些古歌渐行渐远,只留在记忆咯!”这是一位老人对民族文化生态区保护的担忧,也蕴藏着很多群众对民族文化生态区保护的重视意识。

大赛精彩纷呈,赛后高潮迭起,各代表队与观众进行了对歌互动,嗨唱苗歌,响彻云霄,其乐融融,激活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区保护的活力,彰显了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场面。

--> 2023-06-05 ——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第六届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黄平举行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492.html 1 同谱民族团结曲 共唱幸福和谐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