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6日

纸房乡:

看准机遇谋发展 致富路子“犇”出来

本报讯 (通讯员 万祖兰) 近日,笔者走进黄平县纸房乡一座养殖场,30头膘肥体壮的海福特母牛一边怡然自得地吃着草料,一边“哞哞哞”地给主人唱响着致富乐曲,养殖主正在圈舍里给牛拌料、打扫圈舍。

“我的养殖业搞起来还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书记和乡长多次向我们宣传县里出台的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扶持政策,我们夫妻听后觉得饲养海福特母牛前景好,说干就干起来了。”说话的正是养殖场主人聂小刚。

养殖能繁母牛是个技术活,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忽,在项目初期,养殖户因为少资金、怕风险、多持观望态度,村“两委”也有所顾虑,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并不顺利。面对困境,纸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带队一村村讲透政策、一户户讲解产业发展前景,面对养殖户担忧的技术、犊牛回收、资金来源等问题,该乡依托项目有补助、企业有技术等资源优势,提出“主动让利+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新模式,探索出“村集体+能人”的新路子,给群众吃了“定心丸”,最终,村集体与养殖能人仅用三天时间便顺利签订了第一批海福特母牛饲养协议,成功破冰。

在天马村顺利拉回第一批海福特母牛后的几天,乡里的另一位养殖大户杨胜华也看中了这些海福特优质能繁母牛。一直干养殖的他,拥有20多年的肉牛养殖经验,现存栏肉牛180余头,是该乡最大的肉牛养殖户。

“我很看好海福特母牛,因为这种品种的牛繁殖能力强、体质结实,耐粗饲,不挑食,好喂养。”杨胜华说,村合作社核定的饲养管理成本保证了养殖合作对象能有钱赚,企业保底回收价还能保证双方都有收益,好政策省去了后顾之忧,现在他一门心思养好这群“致富宝”。

一业兴,百业旺,肉牛身上挖金矿。如今,60头海福特优质能繁母牛已经全部到达了天马和金河两个村的养殖场中,预计带动农户增收12万余元,增加村集体经济7万余元,实现村集体、养殖能人的合作双赢。

--> 2023-06-06 纸房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587.html 1 看准机遇谋发展 致富路子“犇”出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