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8日

从江县宰便镇:

手绘“文化墙”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正清 王绍卫) “这‘文化墙’画得很接地气,图中既画有特色产业又有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这画也画得很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美的感觉。”近日,从江县宰便镇宰近村农村党员潘金刚看着一幅幅绘制好了的文化墙,嘴里不停地称赞道。

今年5月以来,从江县宰便镇在深入推进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文明新风倡导行动工作中,采取彩绘、漫画等形式,将“文化墙”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倡导等载体,以“文化墙”助推乡村振兴,深受群众好评。

“文化墙”拓宽群众发展思路。结合各村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把自身特点在“墙面”展示,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宰近、摆利等村是香猪养殖保种基地,群众有香猪养殖经验,也热衷发展香猪产业,且香猪产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可以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香猪这一特色产业,在“文化墙”上结合香猪产业来绘制制作。

“文化墙”转变故旧思想倡导新风。各村根据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习俗,以漫画形式在“墙上”展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改变不良习俗,逐步向文明迈步。针对部分村寨早婚早育、高价彩礼等情况,在“文化墙”上结合这些陋习,讽刺和抵制不良习俗,引导群众倡树文明新风尚来绘制制作。

“文化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各村优秀传统文化,把地方民族特点以“夸张”手法在“墙体”展示,鼓励广大群众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该镇各村寨都有热爱吹芦笙、踩歌坛的习俗,逢年过节或农闲时都会举办芦笙歌坛比赛活动,其目的是增进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共话时代发展,是一项很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开展和传承,在“文化墙”上结合芦笙歌坛文化来挥舞绘制制作。

“文化墙”能增添生活环境舒适度。通过绘制文化墙,凝聚广大群众的思想和智慧,不但能起到助推人民群众发展的作用,更是给村寨增添了另一份风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加提升人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目前,宰便镇已在宰便村、宰便社区、宰近村、宰帽村等12个村(社区)彩绘了文化墙20多处。“文化墙”不仅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引领了文明、和谐的新风尚,让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真正让“文化墙”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加油鼓劲。

--> 2023-06-08 从江县宰便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726.html 1 手绘“文化墙”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