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绍洁) 以前,办一场结婚酒席,不少于2万元;如今办一场结婚酒席,花费不到1万元。这样的习俗改革,在三穗县文笔街道仁和社区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现在整个安置小区的婚丧嫁娶都将在这里办,食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应有尽有,原来居民操办红白事,红事彩礼贵花钱,白事规矩多烧钱。自从有了社区合约食堂,繁文缛节减少了,一场酒席办下来,既简单又热闹,既减少了办酒席的成本,又增强了居委会号召力和群众凝聚力。”三穗县文笔街道仁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唐德福说。
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为有效治理滥办酒席,三穗县文笔街道仁和社区作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区,试点推行“合约食堂”,配套制定“居民公约”“红白喜事操办制度”,并通过控制天数、桌数、菜数、礼金数,实现减少办酒成本、办酒门类、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达到“四控四减”,不断焕发文明新气象。
“在建立合约食堂之前,我们的社区‘两委’广泛征求了辖区居民意见建议,加上我们这里以少数民族居多的实际情况修订了居民公约,明确宴事简办的相关规定细则,逐步让合约食堂成为移民搬迁居民操办红白喜事的首选地点。”老党员吴苏柳说,“为了避免了邻里们大操大办搞攀比,约定的单桌菜品规模不超300元,桌数不能超30桌,办酒时间不超过1天等要求。”
“原来在自家办一场酒席,没有2万元根本解决不下来,自从有了合约食堂后,我家娶儿媳妇操办酒席花费还不到1万元!”仁和社区居民张先平是“合约食堂”最早的受益者之一。他说,刚搬到这里来,小区盛行乔迁酒、升学酒等各种酒席,多时一个月都是好几场酒会,实在是负担太重了!
当下,为积极响应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文笔街道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为抓手,不断培育文明新风尚,形成一股自觉、规范、和谐的文明乡风吹进百姓家中,稳步推进文明新风倡导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