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08日

黄平县:

肉牛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本报讯 (通讯员 潘江平 潘月成) 近年来,黄平县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构建肉牛发展全产业链,以“牛鼻子”推动产业发展,鼓起群众“钱袋子”。

黄平县是全国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凭借‘黄平黄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的名片,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引进人才、资金着力打造黄平肉牛特色品牌,加大牛产业链效应,做大做强肉牛养殖规模,使肉牛养殖让群众真正“牛了起来”。同时,该县还采用“以种养牛、以牛做花、以花促旅”的模式,积极推进牛肉、花卉等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县现有10头以上养牛场145个,肉牛存栏5.3万头,肉牛出栏1.06万头,产值1.53亿元。

在“以种养牛”方面,黄平县通过育种改良和引进新种,提高肉牛品质和产量,增强品牌竞争力;在“以牛做花”方面,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非洲菊、玫瑰花等特色花卉产业,并推行农旅融合,将观光农业与旅游业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以花促旅”方面,黄平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开展“花海旅游”等各类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吸引外来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据悉,该县通过党建引领立足本地实际,引进人才,整合资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建设肉牛全产业链为主线,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为目标,走“精品、特色、品牌”之路。2022年11月21日,黄平县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黄平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即将迈入快车道,将加快构建黄平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做大产业、做优集群、建成品牌”的产业链发展典范,同时黄平县以“牛鼻子”牵紧产业发展,“钱袋子”鼓起群众增收致富,正朝着不断提质增效和越做越强的方向不断迈进。

--> 2023-06-08 黄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743.html 1 肉牛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