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孟婕
胡适笔下有一位“差不多先生”,凡事奉行“差不多、过得去”。得了病,汪医生没找着,就找兽医王医生,最后落了一命呜呼的结局。日常工作中,个别年轻干部习惯于把“差不多就行了、干嘛那么认真”挂嘴边,这种干部往往抱着“应付过去就好”“不出乱子就行”消极思想,总认为“做了”就等于“完成”,但工作成效却乏善可陈,甚至漏洞百出。殊不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较真不是“钻牛角尖”“吹毛求疵”“抬杠子”,更不是“争强好胜”,而是一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肩负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学会“较真”,敢于“碰硬”,争做一名忠诚的政策实行者和人民服务者。
多一些“较真”精神,自身才会成长。年轻干部应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正视缺点不足、虚心接受批评,不以“影响不大”纵容自己,不以“下不为例”放任自己,不以“不为人知”宽容自己,要敢于给自己“浇冷水”“上发条”,常跟不足较劲,真正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
多一些“较真”精神,工作才会出彩。年轻干部应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精神,切忌存在“无所谓”的态度和“不要紧”的想法,要在清醒认识自身肩负职责中找准服务全局定位,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激励自己,善用全局思维和战略眼光认识、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做到令必行、行必果。同时,在实践中要敢于破难,勇挑重担,把党和人民交付的工作做好、做精,不贻误党的各项事业发展。
多一些“较真”精神,事业才能精进。个人和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干部的个人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事业要精进,还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去努力,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新问题,要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年轻干部只有保持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心态去做事、去服务,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以及一种追求,工作才能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完成,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