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慧桥
说起粟周熊老先生,我是应当熟悉的,因为他与我是同一个村子的人,他读书拔尖的事迹在我小时候就已振响我的耳鼓。几十年来,他一直是我们村读书人学习、追赶、奋进的风向标。粟周熊老先生是中共党员,他从事国家翻译工作硕果累累,他的名字响彻黔东大地,成为天柱县家户喻晓的人物。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村,但他极少回家,加之我从小就在外地读书,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我与他是2005年冬在天柱政协会后相识的,终有一面之缘。他给我的印象是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不愧为大学问者。
粟周熊老生1939年9月出生在天柱县高酿镇美丽的木杉村,其父粟用熙在民国时期在本村就读过几年私塾,在当时来说,能够在私塾读书的人算是村里的大秀才了。他可说是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可能是受父亲平时爱看书的影响,他从小就爱读书,四五岁时就要父亲教他识字。1947年他进入木杉小学读书。据老一辈人回忆,粟周熊聪明伶俐,在小学期间就已展露出读书的天赋,有过目不忘之功,学习成绩一直居于班上前茅。而今在木杉村曾与其一块读过书的尚活于世的老一辈们,每每谈到他当年读书的情形,均是赞不绝口。
1953年秋粟周熊在木杉高小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柱民中初中部。在民中他是个贪婪的求索者,他不但努力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正是这种勤奋好学,使他不但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始终名列班上前茅。1956年7月,他从天柱民中初中毕业,由于他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保送到贵州民族学院预科高中就读。从此粟老读书更是孜孜不倦,学习成绩不同凡响,深受同学的敬重和老师的喜爱。1959年7月,他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在四川大学,他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渊博的知识,深深感染和熏陶着他,使他迅速成长起来。在大学的生涯中,他课余时间基本上是在图书馆看书,由于他学习刻苦用功,学有大成,这为他以后从事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功底。他多次获得成绩进步奖和优秀大学生奖。由于其父在旧中国曾任过国民党的保长,“文革”时期被红卫兵批斗,在抄其家时,看到其子粟周熊在学获得的诸多奖状,认为粟老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学术权威,因此的将他在川大的获得各项奖状烧毁而光。
1964年粟老川大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哲学社会科学部国际文献所工作,致力于中苏关系的研究。1971年秋,国际文献所撤销,他被调进北京图书馆,任该馆报刊文献部副主任。馆内浩瀚的藏书让他惊叹,使他完全沉浸于对图书的研究,进而萌生了介绍外国文学的念头。他调到图书馆之时,正值各出版社和研究机构又先后恢复外国文学的研究与出版,这为他研究外国文学提供了机会。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的帮助与支持下,开始了业余研究,翻译介绍当代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文学作品。他先后为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外国文学情况》撰稿10余篇,介绍外国文学,1978年正式开始翻译作品。自1978年至1995年底,20多年间,他除了翻译苏联100多位作家的作品外,还介绍过南斯拉夫、波兰、斯里兰卡、瑞典、意大利等国的文学共计1000多万字,出版译著60多部(其中部分与人合作)。成就斐然,蜚声海内外。他译著的《白比姆黑耳朵》《铃兰花》《丑八怪》《我的将军》《紫罗兰》《良心》《不能接受的爱》《外国动物童话世界》等在高校中引起轰动,成为大学生们竞相传阅的读物。
此外,他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中短篇译文。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加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粟周熊的译著《良知》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1988年“谢尔盖·博罗金文学奖”。1998年被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立塞米巴拉金斯克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译事之余,他还创作了《母亲的嘱托》《扣林黑兰》《伊赛克湖畔的美人鱼》《S君的发明》《陵园重逢》等散文与小说,仅《中国文化报》就发表过他的散文近20篇,小小说《S君的发明》在上海大型文学杂志《小说界》举办的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中获奖。
1996年2月他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使馆。任一等秘书,从事俄语翻译工作。1998年任满回国,由于他在外语翻译,图书研究有突出的贡献,同年8月评上了国家图书馆研究员。
粟老是1999年9月光荣退休的,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为了支持家乡建设,他组织在北京工作的天柱人成立了同乡会,为家乡建设出谋策划。由于他德高望重,他被选为天柱同乡会长。鉴于他对家乡的热爱和贡献。2005年,他以住京同乡会代表的身份当选为政协天柱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更令人钦佩的是粟老退休后笔耕不辍,继续从事理论研究与写作,他多次出席湘黔桂侗家学术研究会,其学术理论深受与会者的好评。2010年10月,他撰写的文集《东拼西凑》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真可谓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2023年5月4日,粟老在京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享年85岁。
粟周熊是侗家的好儿郎,他毕生投入外国文学翻译事业,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为我国外国文学的译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值得后人铭记、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