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0日

南岑塘之春

□ 王道东

在人间最美的春天,微风不燥,油菜花开,在工作间隙,我得以前往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村,来一次亲密接触。田野自然空气是新鲜的,第一次到南岑,一切都是新鲜的。

草木漫发,景气和畅。在大山里行走,树木多而又多,在一棵挺直黝青的树前,孙德锦介绍说,这棵树是中国梧桐树,这棵树全身是宝,他的叶子可以拿来煎熬成汤,可以起到降压的这个作用,它的树根也可以熬汤,可以治哮喘,它的树枝还有树皮,原来我们苗寨苗家用来捆篱笆……

与大自然朝夕相处,人们已经认识了树木的价值。我并不认识梧桐树,这次算是近距离地观察了,听说梧桐树会开花,我想它还有观赏价值呢,至于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居,那里指的梧桐是不是这个梧桐树呢,我想应该是的。

在一株红豆杉边,我们了解到红豆杉的树皮可以提炼紫杉醇,紫杉醇可以预防癌症,红豆杉果子可以吃……孙哥山野知识丰富,不愧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我想只要报着一个空杯的心态,每一次远足就是一次收获。

南岑给我留下的有诸多感动,和许多村寨一样,他们对于军人的敬仰是发自内心的,军人在他们心中就是英雄的化身,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来到一户人家门口,金光闪闪的光荣之家牌匾,悬挂在大门上最显眼的位置。和黔东南许多地方一样,在南岑从军卫国是最高的荣光,这种朴素的情感里流淌着爱国爱家的情怀。

南岑风景自然是美丽的,田间屋角的一片片油菜花,一条条干净的人行步道,一株株古树,将村庄衬托得十分的美丽。

然而,南岑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风景而是南岑人。人们常用山美水美人更美来形容一个地方的风情,这句话用在南岑是丝毫不为过,南岑人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在村里漫步的时候,“当、当、当”之声响起,一位年近80岁的老翁挥动斧子,剔除木头上多余的部分,他准备建筑一个亭子。这位老人言语不多,衣着朴素,神态专注,他甚至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矫健,可是整个工作他一个人依旧能完成。建亭子的半成品有序地排列在一边,看样子已经完成工作量的一半了。他将柱子刨得光滑无比,像一件件工艺品,相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老人的勤劳和工匠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南岑人是天生的乐天性格,南岑塘地处半山腰上,水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恰逢今年干旱的年份,用水自然就难得多了。我们走到一个古井边,杨锋唱了一段大家都熟悉的民谣,南岑塘南岑塘,南岑村有三个塘,一个来喝水,一个拿来洗菜,还有一个拿来洗衣裳。看着南岑那三个小水塘,大家不禁莞尔一笑。这哪里称得上塘,只能称作水井了,南岑人乐观的性格也可见一斑。

除了乐天,南岑塘还十分的勇敢,原来南岑地处深山老林间,森林遮天蔽日,大山深处,野猪、豺狼、猛虎等猛兽经常出没,如何得知南岑人勇敢呢,从“打蟒坳”一词就可得知, “打蟒坳”就在南岑塘这个寨子的边上,是因为前辈在此打死了一条吃牛的大蟒蛇而得名。能吃牛的大蟒蛇自然不会小,在深山中打蟒蛇,那可是冒一定的风险的,需要一定的勇气。可见南岑人勇敢异常。

勇敢之外,南岑人还很热情。刘跃泽支书留我们在他家吃饭,鸡鸭鱼俱全,香味扑鼻,加上十里飘香的老坛米酒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南岑人民的热情淳朴。在此,寥寥几笔,记录那美好的日子,衷心祝愿南岑越来越好。

--> 2023-06-10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967.html 1 南岑塘之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