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0日

深藏在时光中的父爱

○ 陈 裕

在我未成家之前和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这都源于从小到大父亲对我的“苛刻”。

父亲的性格好,这是村里人公认的。他在外从未发过火儿,因此在村里他的人缘也最好。别看他在外面一副和善的面孔,可在家里,对我严厉起来,板着脸,好吓人。

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他对我的管束有多么严格。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中午,我偷懒不打算上学了。母亲怎么规劝我,我也不听,小孩子耍起无赖来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父亲正陪客人说话,我和母亲争辩的话,多多少少他在屋里能听得一些。当客人走后,父亲一脸阴沉的样子走到我面前“你到底去不去上学了?”“我不去!”看我要坚持到底的样子,父亲一把拽过我,在我的屁股上狠狠打了几巴掌。如果不是母亲解围,我会遭受父亲更为严厉的惩罚。那次挨打让我对父亲“恨”上了,虽然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打过我,但我心里始终觉得他对我不好。

后来弟弟妹妹相继出生,我在家里成了顶门立户的老大,可我这个“老大”丝毫没有一点优越感。父亲让我干活成了常态,美其名曰“锻炼我”。他的规定很多,譬如电视不能看得太多,吃饭时要让着弟弟妹妹,玩的时候要陪弟弟妹妹一块玩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导。我有时真厌烦父亲那一套。

在我家刚搬进城里的那一年,我和父亲吵了一架。那时我刚毕业,工作还没着落,弟弟妹妹在上学,父母的小生意也不景气,一家人的开销入不敷出,父母很焦急。

那天因为干活的动作慢了些,父亲的脾气上来了,对我一顿吼,我被吼得火冒三丈,还了几句嘴,父亲咆哮声越来越大,母亲一看事儿不好,赶紧拉开父亲,总算平息了一次家庭“战争”。此后的几天里,我一直不理父亲,他也不理我,我们这样僵持着,过了一个多月才有所缓和。

父亲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原来在乡村生活时,虽严厉但性情还是挺温和的。自从搬到城里来,生活困顿,他的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因而一点小事儿他控制不住自己。往往,母亲的规劝,父亲的态度才会好转。他的坏脾气都是被艰迥的生活给逼出来的。

半年以后,我总算上班了。慢慢地家里的小生意有了起色,父亲脸上的表情一天比一天趋于和善,但多年来我对父亲的“额外看法”,让我与他的关系总是貌合神离。

我成家后不久,女儿出生了,我一跃成为父亲的角色。我的心思全在女儿身上,我规划着怎样做好父亲这个角色,既有严父的“狠”,又要有慈母的爱。当女儿耍赖皮时,我会训斥她一顿,让她改正;当女儿表现出善良而懂事时,我会开心地表扬她一番。倾注于女儿身上的爱,让我体会到当父亲的不易。当有一天亲属问女儿“爸爸和妈妈谁好”时,女儿稚嫩的声音回答“妈妈好,爸爸不好”,看到父亲在一旁乐呵呵的样子,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来父亲对我严厉的管教,其实都是爱,只是这“爱”我一直都没有认真对待。

--> 2023-06-10 1 1 黔东南日报 c218971.html 1 深藏在时光中的父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