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2日

我州各地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本报讯 (记者 顾婷英 朱庚奇) 近年来,我州各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民探索特色产业新路子,因地制宜发展西瓜、葡萄、杨梅、李子等水果产业,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水果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在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西瓜种植基地里,西瓜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抢抓农时加强管护。今年,种植户王知富在当地村“两委”的帮助下,流转了100余亩土地种植西瓜,预计每亩地的采摘量能达到3000公斤,亩产值达9000余元。

“种西瓜是三分种七分管,打药、打枝这些环节都要做好,这样才能保证西瓜的质量和产量。”王知富说。

在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瓜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近年来,当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引导农户发展西瓜种植,目前全镇西瓜已迎来丰收期。

“每天要批发一千公斤以上,高峰期的时候每天要批发两三千公斤。西瓜可以采摘到农历八月份,我这30亩预计总产量在7.5万公斤左右。”磨寨村西瓜种植户杨启良说。

连日来,在三穗县武笔街道木界村葡萄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抢抓时令,对果园的葡萄进行管护,为接下来的葡萄增产丰收打下基础。

“现在葡萄的田间管理已经进入疏果阶段,做好疏果可以确保葡萄长得更大更好,外观也更好看。”基地负责人李荣锦说。

据了解,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50余亩,有阳光玫瑰、蓝宝石等5个品种,按照葡萄的生长周期,预计8月中旬第一批葡萄将迎来成熟采摘。

眼下正值百香果生长旺季,在从江县国有林场百香果基地,成排的百香果苗绿意盎然,百香果藤蔓攀附在搭建好的架子上,枝叶茂盛,花果累累。今年,基地采用了“小杯换大杯”种植技术的百香果长势良好,目前已经有部分百香果陆续提前挂果,预计产量将提高一倍以上。

“‘小杯换大杯’的技术初见成效,目前百香果已经开花结果,苗木长势优良,市场前景良好,预计会提前一个月上市,这种技术值得推广。”基地负责人石庆胜说。

日前,锦屏龙池多彩田园万亩果场里的杨梅和李子迎来成熟季。果农们正忙着采摘、称重、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长期以来,当地的果农们结合地势、气候特点,适时栽种不同品种的水果,确保季季产水果、月月有收入。

“杨梅卖完了,还有桃子、梨子等,基本上每个季节都有水果。在销路上也不愁,有外商老板,有本地老板,还有周边来体验采摘的客户。”果农刘坤源说。

目前,该果场主要种植有油茶、蓝莓、金秋梨等果蔬产品,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动果蔬产业发展,可带动900余人就业,果农人均年收入已达万元以上。

--> 2023-06-12 1 1 黔东南日报 c219007.html 1 我州各地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