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3日

游长坡关隘遗址

○ 文/赵华甫 图/张成平

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往来于黔桂之间的古驿道,自北向南从麻江县境内横穿而过。古驿道往北进入福泉市,与湘黔古驿道汇合,可通川、滇、湘。向南进入都匀,过独山,进入广西。此黔桂古驿道始建于汉,拓宽于唐,完善于南宋,元朝新修、改造,明清两代成为黔通滇、川、桂、湘的重要通道。

黔桂古驿道经过麻江县和都匀市的交界处,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山坡,当地人叫长坡。坡的北面属于麻江县贤昌村地界,坡的南面由都匀市文德村地界。由于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古时候匪患猖獗,朝廷为了保护过往客商的安全,清朝道光十四年(1835)三月,地方官府在长坡的山坳口上建立关隘,长年驻扎有一支10余人的兵勇,负责护送过往客商至安全地带。现在长坡仍然还保存有关隘遗址。关隘上存南北两道石墙和部分残垣断壁,两道墙用条石砌成,墙高4.7米,墙厚0.7米,长17.4米,两墙之间相距8.4米,形成长方形,占地146平方米。两墙均各间有一高3.1米、宽1.9米的拱形门洞,门洞保存较好。北墙门洞上刻有“承恩北极”四个大字,南墙门洞上刻有“茂对南熏”四个大字和“威灵显应”四个小字。长坡关隘遗址,现已被列为省、州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崇祯十一(戊寅)年(公元1638年)农历四月初四日,著名的旅游学家徐霞客和他的仆人、挑夫,由都匀文德沿着这条黔桂古驿道,从这个关隘口进入麻江。长坡关隘成为徐霞客踏入麻江的第一站。这也是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远游。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中记载:“初三日下午自都匀起身,二十里,文德宿。初四日三十里,麻哈(麻江)州。又十里,干溪宿。初五日十里,麻哈大堡。又十里,干坝哨。”

2023年农历四月初四日,正是徐霞客走进麻江385年周年之际,我和几个文友沿着黔桂古驿道来到了长坡关隘遗址游览。此时正值初夏,树木葱茏,当年人来人往的古道杂草丛生。自从民国十六年(1927)黔桂公路修通以后,古驿道渐渐被人们冷落,长坡关隘遗址慢慢被废弃。改革开放以后,贵新高速公路从长坡脚下修过,高速公路连接广西,通江达海,天堑变通途。当年崎岖的古道,早已淹没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山下几声隆隆,一条正在修建的铁路从长坡脚下穿过。今后,伴随在古驿道的,不光有公路,还有高速路和铁路……

我站在关隘遗址的明砖清瓦碎片上,拿出手机来不停地拍摄着长坡关隘的石墙和拱门,用镜头记录着眼前的这些历史记忆。值得欣慰的是省、州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已将长坡关隘遗址列为省、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时此刻,我心里不由自主地念了一句话:长坡关隘今犹在,不见当年徐霞客。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古驿道两边,麻江县农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上开正在孕育蓝莓花水果,田里栽种的红蒜正在抽薹,田里劳作的人们喜笑颜开,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县人民政府已在古驿道边的高枧村,依托清末夏同龢状元文化,建成了夏同龢状元文化园区,迎接各方来客。我想,如果今后能把长坡关隘和古驿道开发出来,会吸引更多的当代徐霞客前来旅行。

--> 2023-06-13 1 1 黔东南日报 c219098.html 1 游长坡关隘遗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