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4日

天柱县“铛铛鼓”亮相省民运会

传统体育表演尽显民族风采

本报讯 (记者 王佳丽 李雄)“铛铛铛……”6月13日,伴着清脆悦耳的铙钹声、震人心魄的鼓声在贵州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场馆内响起,由我州代表团奉献的“铛铛鼓”表演项目正精彩上演,一时间聚焦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铛铛鼓”表演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身着民族服饰,穿梭有序,动作整齐,表演中勃发而出的鼓声、铛铛声和铙钹声,由低到高,由远到近,将防御、对抗、欢庆三个章节、五首音律尽数展现,观众席上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支‘铛铛鼓’表演队来自天柱县坪地镇。‘铛铛鼓’起源于元朝时期,是以前侗族人民在抵抗邪恶势力及野兽袭击时利用生活器具发出的响声,经过长期的传承发展,人们敲打锅盖演变成敲锣,盖锅敲打演变成打鼓,响出铛铛声,所以叫‘铛铛鼓’。”节目编导、州歌舞团创作部部长叶飞告诉记者,铛铛鼓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体育性,经过艺术处理后,观赏性大大提升,非常适合作为代表性项目亮相省民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铛铛鼓”表演者全部来自坪地镇乡村,其中年龄最小的龙泰宇,今年仅有13岁。龙泰宇自5岁时开始学习“铛铛鼓”,经常随队到外地表演。

“‘铛铛鼓’可以帮助我更加了解我们侗族的文化,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我尽力把自己融入到情节和角色中去,可以让我上台表现得更好。” 对于“铛铛鼓”表演,年幼的龙泰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龙泰宇的父亲龙秀炎,是州级文化传承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铛铛鼓”能亮相省民运会,龙秀炎十分激动。在他的家乡坪地镇,村村都有“铛铛鼓”表演队,加上位于湘黔边界,与湖南新晃县10多个自然村寨接壤,苗、侗、汉多民族杂居,每逢“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湘黔边界100多个村寨的群众身着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共同享受鼓文化大餐,开展民族文化大交流。

作为传承人,龙秀炎还时常到校园开展“铛铛鼓”教学,如今坪地镇小学少儿“铛铛鼓”表演队也脱颖而出。此外,在他的推动下,坪地镇通过“党支部+传承人+村民”的模式,成立“铛铛鼓”表演队,拓宽群众增收道路。同时,以“铛铛鼓”为载体,编排节目,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树立文明新风,改善群众精神风貌。

一直以来,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都是民运会上的亮点。在本届民运会的表演场上,我州精彩呈献的“铛铛鼓”等表演项目,生动再现了我州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强大的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2023-06-14 传统体育表演尽显民族风采 1 1 黔东南日报 c219160.html 1 天柱县“铛铛鼓”亮相省民运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