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15日

钟情 荔枝

○ 马亚伟

超市水果区的荔枝,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用冰水保鲜,一看就是被特殊优待的。荔枝不辜负这种优待,在一堆水果中仿佛庸脂俗粉中的一股清流,格外受大家喜欢和推崇。在我看来,荔枝像远道而来的客人,每次逛超市必定要买一些,以示尊重和欢迎。

远道而来的荔枝,的确是太受欢迎了。倒不是物以稀为贵,因为荔枝的味道实在好得无法比拟。买回家冲洗之后,放在白瓷盘里,一颗颗荔枝仿佛是油画上的静物,构图和谐,恰到好处。剥开荔枝硬硬的外皮,白嫩细滑的果肉露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四溅的汁水。赶紧把荔枝果肉放进嘴巴里,味道清甜,口感细腻,那种味道是任何水果都比不上的。荔枝的味道没有那种甜过头的腻,像是最懂收敛,克制了甜味之后,一股清气绝尘而出,带给舌尖新鲜灵动的享受。

荔枝来自遥远的南方,我对它的了解完全来源于想象以及从书上看来的只言片语。我想象着,岭南的荔枝园繁华而热闹。荔枝树是不是也像桃树一样,花开起来一派热闹,果熟起来一嘟噜一嘟噜的,累累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荔枝园,一定充满着清甜而迷人的味道,是一个丰饶神秘的所在。因为不了解,我的想象可能有点浪漫色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荔枝的钟情,除了荔枝的味美,我还钟情荔枝所具备的美好易逝的气质——在我看来,荔枝是略带伤感和哲思的水果,就像花世界中的昙花一样,刹那芳华却能留下永恒的怀想。既然如此,就要珍惜这短暂的美好。

荔枝极不容易保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不像西瓜这类粗放的水果,放个十天半月都没问题。那么荔枝是如何从千里之外辗转而来的?

远道而来的荔枝,一定穿越了千山万水,走过了八千里路,才到了我的眼前。荔枝一路辗转,却始终保持着新鲜色泽和新鲜味道,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想起古代的时候,除了荔枝产地,别处的平民百姓哪里吃得上荔枝?唐代的杨贵妃爱吃荔枝,于是便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但可以想象得出来,那时候即使再快马加鞭运送荔枝,其新鲜程度也是无法保障的。有点心疼运送荔枝的人,为了让皇帝的爱妃吃上荔枝,快马加鞭,与时间较量,想来该是多么辛劳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流如此发达的时代,何其有幸!

苏轼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岭南之后,荔枝成了一种慰藉。如果能够吃得上这鲜美的荔枝,人生中那些辛苦遭逢又算得了什么呢?荔枝三百颗,足以慰平生。有世上难得的美味,再遥远的地方都可以让一颗心安定下来。关于荔枝的故事,一直是带着传奇色彩的。

味道鲜美的荔枝,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光环。一次我买荔枝的时候,遇上邻居王大妈。她说:“你王叔最爱吃荔枝,我给他买点。这荔枝,就是好吃!”王大妈老夫妻跟我一样过着最平淡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吃荔枝,还是最新鲜的荔枝呢。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远道而来的荔枝,已经不再是贵妃的专属,盛世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吃荔枝的福气,也算是一种幸福。

--> 2023-06-15 1 1 黔东南日报 c219290.html 1 钟情 荔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