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辉 吴丽丹 黄友丹) 今年以来,黎平县创新搭建“四大平台”,大力提高有组织劳动输出水平,稳住就业基本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搭建培训平台,让群众“外出有技”。聚焦企业用工需求,采用“用工企业+培训基地+定向输出”的模式进行培训,以木工、家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订单式”品牌培训,促进学员熟练掌握技能,实现充分就业。目前,已完成全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1期1523人次。
搭建宣传平台,让群众“外出有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用工信息、外出务工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线上通过“直播带岗”“黎平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宣传外出务工奖补政策10次。线下统筹乡镇人社中心、驻村工作队员以及村组干部发挥“政策宣传员”的作用,利用召开村组会议、深入农户等时机进行务工政策宣传,全面提高外出务工奖补政策的知晓率,调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目前,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26次覆盖500余人。
搭建劳务平台,让群众“外出有谱”。以广东、浙江省份为主,成立3个劳务联络工作站,与当地用工企业积极对接,开辟优质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搭建平台、架设桥梁。出台鼓励群众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惠民政策5个,对有组织输出返岗人员的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对有组织自驾车返岗的给予油费补贴,对乘坐专列、专车返岗的减免车费并发放务工大礼包。目前,筹集专项资金40余万元用于兑现有组织劳务输出相关惠民政策,集中向佛山、浙江等省份输送劳动力1040余人。
搭建暖心平台,让群众“外出稳定”。充分发挥“劳务联络工作站+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劳务便民暖心屋”就业服务融合体作用,为黎平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劳动维权、社会保障、关心关爱等全方位服务,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关怀,确保“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