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再新
“蒋福军同志,组织上决定由你担任黎平县林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重点抓好油茶产业,你要抓好落实。”
“我绝不辜负组织信任。”
2022年4月,县委组织部的任前谈话,对蒋福军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找准制约油茶发展“病根”
油茶产业是黎平特色林业产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蒋福军心想,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准“病根”。
“种植技术不及时跟进,产量有影响。”
“油茶地东一块、西一块,我们不好管理。”
“油茶种植没补助,难买肥料呀!”
刚调研,群众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蒋福军“开炮”。
面对群众的抱怨,蒋福军急需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
通过深入调研,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油茶种植用地难、资金投入难、技术服务跟不上、产业规模小等问题。
选准建强油茶发展“药方”
“油茶发展需摒弃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
“既需政策引导,又要群众主动作为。”
“实施‘村推户管’,有利于油茶产业发展。”
虽是晚上的10点钟,但在黎平县林业局的会议室里,关于油茶发展的研讨会开得正酣,蒋福军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召开座谈会,寻求出路。
经过不断的座谈与论证,黎平县试行油茶产业“村推户管”改革,对于纳入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地块,由林业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指导,由乡镇〈街道〉统一宣传,由村级组织统一申报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统一产销对接,分户管理改革发展模式。
在蒋福军等同志的推动下,“村推户管”改革纳入省级“一县一试点”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革新建油茶种植1万亩,累计带动农户1400余户,预计投产后户均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
“村推户管”改革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肯定。
看准油茶长远发展“路子”
油茶种植的事解决了,蒋福军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扩大油茶成品的产量和质量上。
“我们企业缺乏技术指导。”
“在科研资金上投入不足。”
“产品销路还打不开。”
通过和企业座谈,了解到油茶企业在开发产业上存在的困难。
蒋福军一边深入研读国发〔2022〕2号、林改发〔2022〕130号文件等政策,一边继续就油茶产品开展调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积极对接,争取到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650万元,支持黎平侗乡古韵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油茶产品生产龙头企业。
“感谢蒋福军主任的支持,我们村现在油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形成了种植、加工、产品包装、成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黎平县龙额镇吉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陆鹏丽激动地说。
春华秋实,黎平县2022年油茶种植规模达41.2万亩,年油茶籽产量达2.1万吨,全县油茶加工企业加工生产精炼茶油1000吨以上及茶皂素(皂素液)、有机肥等油茶副产品近万吨,实现综合产值8亿元,油茶产业惠及林农达5.4万户以上,户均增收达3500元以上,形成了“黔金果山茶油”“大歌山茶油”“贵香源山茶油”等一批在省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黎平油茶产业先后两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报道点赞。
建功新时代,油茶产业虽已显成效,但蒋福军还不满足,他将在新征程上继续昂首阔步,勇毅前行。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