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敏) 近年来,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紧紧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组织振兴为基础,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为落脚点,做好家庭农场培育、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六个塔山”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党建+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村企合一、能人带动、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塔山联合党委,实现“村与村、农户与企业”抱团发展,让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变成各炒一盘菜、同坐一桌席,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将零星产业连接起来,让支部在前面引路,让产业为发展铺路, 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目前,塔山村集体经济达1200万元,塔山联合党委分红资金达1160万元,户均增收2.3万元。
“党建+特色产业”。产业兴则乡村兴。塔山村以生猪、肉牛、禽类、杂稻制种、西瓜种植等特色种养产业为根基,不断在“优”“特”上做足功夫,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同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技术支持、指导及市场把控,降低生猪、肉牛、杂稻制种等种养业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空间,不断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目前,全村有家庭农场14个,年出栏生猪2.5万余头,肉牛存栏1000余头,年均农业产值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8万元。
“党建+文明乡风”。塔山村以“党建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院坝协商会”为抓手,以“共商决策、共建阵地、共治村务、共享成果”为理念,共同擘画村内发展蓝图,共建美丽乡村。同时依托阵地建设“磁场力”,将致富能手、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伍军人、老村干等能人汇聚,牵头制定内容浅显易懂、实而有效的村规民约、寨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等,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有效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共建文明塔山。目前,召开院坝协商会议3次、村民代表大会3次,评选文明乡风先进典型78人次,党建示范试点建设正有序推进。
图为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右)和工人察看肉牛生长情况。(通讯员 胡攀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