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6月25日

肝胆相照山海情 风雨同舟谱新篇

—— 佛山市对口协作黔东南州工作综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佛黔相牵,穿越重山。

对口协作,情同手足。

责任担当,风雨同舟。

同饮一江水,山海一家亲。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以来,佛山、黔东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等重大机遇,着力构建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自此,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同心相连,携手同行。

共建“双园区”助力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深化产业协作,共建工业、农业两类园区。

重点共建“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佛山国企投入2.2亿元,在从江购地110亩(1亩=0.0667公顷),建设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佛黔联合招商,市场化运营,探索“政府引导、国企担纲、市场运作”园区共建机制。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唱响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主旋律。

“黔东南中草药及农产品资源丰富,有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支持,相对于广东还有水、电、气、用工成本优势,我们结合自身园区运营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签约4家企业进驻园区。”黔东南州金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宏说。

聚焦“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引进五株科技公司光伏电池片、锦屏耀东南木业、榕江适时木材智能制造等大湾区重点产业项目401个、优强企业219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92.27亿元。与明阳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大湾区优强企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投入2.53亿元,支持三穗经开区等10个工业园区平台建设。

聚焦农业“6个100万”提升工程,引进56家农业类型湾区企业进入各县农业园区。引进碧桂园贵州千鲟、广东澳益、锦禅农业、万鹿园等农业优强企业。投入7.84亿元,建设“6个100万”等现代农业基地232个,建设冷链物流设施14个,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5个。实现15个县共建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培育壮大本土企业130家,项目化支持兴农黄牛、鱼酱酸加工厂、永兴科技、怡家人等企业增资扩产。

共建“双基地”助力生态旅游康养区建设

深化消费协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林产品保供基地和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创建贵州首个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承检机构,依托“湾区标准”,助力农产品进湾区。出台政策,支持建设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65个,数量位居贵州第二。新增两家“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2家,实现贵州“零”的突破。推广消费帮扶优质产品,助力山泉水、食用菌、商品蔬菜、精品水果等稳定供应佛山机关事业单位。支持参加预制菜等各类展会,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培育“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湾区农林产品保供基地,助力“黔品入湾区”。

建设侗乡、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线路,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引入国华文旅,建设鳣的世界、智慧旅游一张网、故乡里等精品项目。引入佛山口岸国旅、新桦威等企业,拓展文旅业务。共建84个示范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改造、新建122栋民宿,擦亮特色“山居”民宿品牌。

设立黔东南州旅游佛山营销中心,建设5个佛山市学生联合会社会实践基地,引导佛山职工劳模进入黔东南53个基地疗休养。举办“村BA”篮球交流赛、万人游黔东南、万人唱侗歌等佛黔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建设大湾区生态旅游康养基地,累计吸引575.1万名广东游客进入黔东南旅游康养,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58亿元,做实“粤人入黔地”大文章。

推动“双链融合”助力双向开放先导区建设

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与黔东南州技能人才培养链“双链融合”。

围绕“佛山总部+黔东南基地”“佛山研发+黔东南制造”模式实现两地产业链互补,围绕“佛山企业+黔东南资源”“佛山市场+黔东南产品”模式实现两地产业互助,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实现两地资源互惠互利等方面下功夫。

互派党政干部挂职111人、专业技术人才913人,其中黔东南州派出党政干部74人,把“山区思维”融入“湾区思维”,助推黔东南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不断扩大开放合作。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深化校企合作。目前,黔东南已有16所中高职院校与美的集团、顺德矢崎、佛山海尔、北汽福田、新宝电器等98家大湾区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超4000名学生到大湾区实习、就业。

出台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十条,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麻江蓝莓工”等劳务品牌建设,在佛黔两地设立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32个,实现“一县两企”全覆盖,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实施“双组团”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实施教育和医疗“双组团”帮扶,支持黔东南州教育、医疗事业发展。

黎平职校校长石毅说:“推动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助推职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解决就业,也可以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对大湾区企业和黔东南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选派298名教师入黔支教,在台江、雷山、锦屏、从江、榕江、剑河6个县,派出校领导15名,以“校长+中层+骨干”模式,组团帮扶14所学校,取得大学升学率、职校国赛等突破性进步。协助建成剑河县顺德中学、三穗县顺穗幼儿园、施秉县第五幼儿园、雷山县第三小学等易地搬迁社区学校,提升台江民中、锦屏三中、从江一中等硬件设施。

选派211名医生入黔支医,以“院长+中层+骨干”模式,组团帮扶台江、榕江、剑河3个县3家医院,推动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建成新院区,助力榕江县和剑河县人民医院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双双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佛山医疗帮扶团队累计输入新技术230多项,帮助建设重点专科76个。

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组团式支教支医、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一个个清晰的帮扶路径在黔东南大地上酝酿、发酵、开花、结果。三年来,在粤黔两省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佛山、黔东南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支持黔东南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统筹资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奋力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新战略,新使命,新征程。

佛山、黔东南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踔厉奋发,携手绘就佛黔协作新画卷。

--> 2023-06-25 —— 佛山市对口协作黔东南州工作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19880.html 1 肝胆相照山海情 风雨同舟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