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 予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的坚实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尤为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设立全国生态日,唤起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使命感,让生态文明的旗帜高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让生态文明的旗帜高扬凝聚新动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生态兴则文明兴。一直以来,不管哪个地区,应以“绿”为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夯实绿色发展“底座”,就会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让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迸发,经济后劲更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天蓝、山绿、水清、环境美是民众美好的生活愿景。相信只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实处,就一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地方治理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使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