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金融
近年来,打着“零风险、高回报”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让不少个人和家庭落入非法集资陷阱。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黔东南州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织牢“组织领导、教育宣传、监测防控、分类处置”四张网,成功探索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早防早治、快查快办”的“黔东南防非处非模式”。两年来,黔东南州非法集资发案数、集资人数、集资金额逐年下降,全州非法集资风险趋于收敛,2021年、2022年黔东南州“防非”工作在全省考核排名前列。
织牢组织领导网
用好联防联控“指挥棒”
明防非之“责”。州县两级均成立由金融、公安、司法、信访、人民银行、银保监等26个部门的防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工作组,定期分析研究非法集资领域风险情况,统筹“防非”工作。各乡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17个乡镇(街道)将“防非”工作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明确“防非”工作职责,配备“防非”专职人员339名,村级“防非”工作专职网格员3104名,“防非”触角进一步延伸镇村一级,推行防范非法集资网格化管理和群众自治“双结合”。
夯防非之“基”。持续夯实“防非”工作基础,由州处非办印发《黔东南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年度工作要点》,“防非”工作做到重点抓、精准抓、持续抓,筑起“防非”工作的牢固“堤坝”;依托金融机构网点多、涉及面广、服务下沉的优势,全州建立“1+1”联防共治模式,即1家州级银行保险金融机构联动包保1个县(市);州法宣办将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纳入《2023年黔东南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重点安排部署;州法院通过“三个着力”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形成打击非法集资犯罪高压态势。
抓防非之“效”。由州处非办出台《县(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综合考评办法》,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原则,通过“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书面为辅与实地为主相结合”,州、县处非办将“防非”安排部署、机制建设、案件处置、信访维稳等内容纳入考核,聚焦“防非”工作方向、瞄准“防非”工作“靶子”,让“防非”考核的“尺子”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
织牢教育宣传网
搭建群防群治“主阵地”
创建示范宣。由州处非办印发《黔东南州“无非法集资社区(村)”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建设9个“无非法集资社区(村)”,293个社区设立防非服务站并挂牌,发挥基层群众组织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例如,天柱县、岑巩县打造防范非法集资“1+N”乡镇(街道)区域化宣传试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开展主题宣。由州处非办组织开展黔东南州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百节之乡·百场宣传·百家幸福”主题宣传年活动,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社社有内容、群众有欢声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州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80余批次,累计宣传覆盖超过80余万人次。如,州处非办、凯里市处非办、华创证券公司联合开展“《股东来了》投资者权益保护知识竞答贵州赛区走进老年大学”活动;榕江县、台江县利用“村超”“村BA”热潮在现场开展防非宣传;镇远、麻江、三穗、丹寨、天柱、锦屏、剑河、施秉等县分别利用“三月三”“四月八”“土王戊”“爬坡节”“湘黔四十八寨歌节”“堂皇歌节”“六月六”“龙舟节”等民族特色节日盛会开展防非宣传;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开展“反诈进校园 诚信铸青春”防非宣传;太平洋财险黔东南中心支公司开展“防范诈骗敬老爱老”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农业银行黔东南分行组织有关县(市)支行将防非宣传融入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深入村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工商银行凯里分行开展“金融知识微沙龙”,努力营造可视、可听、可咨询的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氛围。
拓宽渠道宣。全州拓宽宣传覆盖面,多渠道、多样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成效,
如,州处非办、农行黔东南州分行、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联合开展2023年黔东南州“今冬明春”防范非法集资普法有奖竞答活动,答题超5万余人次;黄平县、中国银行凯里分行、交通银行黔东南分行分别走进社区、校园、企业,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普法宣传文艺巡演和反电信网络诈骗及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增强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雷山县、镇远县、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分别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合宣传队、“蒲公英”金融志愿者、防非“爱心邮路”抓好防非宣传教育,打造“妈妈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主力军,让邮政快递车变身移动“宣传员”。同时,全州运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号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2022年贵州省防非宣传微视频评选活动中,州税务局拍摄的《苗寨“小喇叭”大安全》微视频作品获一等奖,州处非办、天柱县联合拍摄的《一场空》微视频作品获二等奖。2023年全国第三届“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征集大赛中,全州共制作作品50个。
织牢监测防控网
共筑早防早治“防火墙”
智慧预警“查”。整合监测预警资源,建立多网融合非法集资监测预警长效机制,依托反洗钱系统、EAST系统、黔盾系统、新浪舆情通系统、非法金融广告资讯监测系统等5个平台,重点监测资金流动端、业务综合端、互联网移动端,通过大数据高效、穿透分析功能,提升涉嫌非法集资异动行为的追踪、识别、预警及处置效能,推进非法集资风险处置关口前移。持续推动投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的监测排查与整治工作,严厉查处虚假违法金融广告,由州市场监管局重点筛选出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投资”“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融资理财”“理财咨询”等字样及经地方政府批设的从事民间投融资居间业务的企业名单,并对名单企业进行异常资金排查;工商银行凯里分行通过融安e核、e企查、智能风控等技术对风险信息进行筛查,让数据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行迹可寻;由州法院严惩假借“互联网金融管理”“电商财富管理”等新形式非法集资犯罪。目前主动预警异常账户33个,清理涉非广告资讯信息1512条,打造“一处涉非、处处预警”防范格局。
五员帮忙“找”。推动“五员联防”建设,州处非办印发《黔东南州防范非法集资“五员联防”排查工作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员+金融网点员+公安巡逻(警)员+行业监管员+群众监督员”职能作用,全面构建广覆盖、多点面、立体化的常态化风险防范体系。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建立举报奖励快速认领机制,出台《黔东南州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简化奖励流程,提高奖励资金幅度,让群众“敢举报、能举报、愿举报”,让非法集资线索“转变思路找、凝心聚力找、拓宽渠道找”,目前共收到举报线索16条,兑付举报奖励资金9000元。
信用监管“控”。建立纪律监督工作机制,开展违规借贷和违规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问题专项行动和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和违规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对非法集资企业违法人员信用监管、对违法人员进行失信监管,限制办企经商,使非法集资“一处发现,处处受限”,目前全州纳入重点监管企业4016户,进行失信管理限制办企经商10户。
织牢分类处置网
打好快查快办“突破战”
“两提升”会商快诊快消。出台《黔东南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行政执法会商会审机制》,建立州处非办牵头,州级公安、法院、检察院、市监、人行、银保监以及所涉及的行业主(监)管部门和非法集资行为发生地县级政府参与的定期“会诊”非法集资处置机制,摸清非法集资处置堵点难点,充分研判非法集资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风险,对挂牌销号案件采取发放督办通知书、预警提醒、适时通报进度等多种方法高频调度,重点提升10年以上未结案件处置水平,提升一般案件、较大案件执结效率,形成横向互相配合、纵向衔接有序的非法集资行政案件处置体系。近两年处置结案19件,全州五年以上存量案件处置完结率达100%。
“三统一”处置速查速控。检察机关构建“捕、诉、监、防、研”一体化办案模式提前进入导侦,案发地建立“一案一专班”加快加大涉案财物追缴,处置非法集资实现统一办案要求、统一指挥协调、统一资产处置,让非法集资案件审查起诉、判决、执法、处置跑出“加速度”,目前为非法集资参与人挽回经济损失5.06亿元,其中6起案件实现100%挽损。
“四过硬”队伍稳扎稳打。按照“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原则,建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行政执法人才库,印发《黔东南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执法模式,着力培育一支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处非执法队伍。目前,全州持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执法证人员118人。
(图文由各县市处非办、金融机构提供 宋贵玉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