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金海) 6月29日晚,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线文化、军工精神、校史校风”演剧式教育(舞台剧)作品《心河》在学院体育场首演成功,在现场,如临其境的光影氛围将演员的表演推向极致,也将观众带进“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激情岁月,带回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的新校区建设现场,带入精益求精的备赛比赛的紧张时刻……整场演出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深刻的“三线文化”之旅,更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思政实践课。
据了解,该剧是以学校“三线”与“军工”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通过演绎学院建校历程等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十四五”的蓝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剧目以学院庄保庭、娄性诚、胡光耀、杨蔚堃等老同志和曹炯清、严峥辉、陈安武等老师们见证学院发展的口述故事为生活原型,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们,在黔东南的苗乡侗寨间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凝结了全院师生“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