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艳英 舒万模) 为进一步深化粤黔协作,打造粤黔乡村振兴示范点,今年以来,岑巩县充分发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帮扶优势,以乡村共建作为有力抓手,加强互动对接,坚持规划先行、群众参与、发展特色产业、紧扣目标等举措大力推动大有镇木召村、客楼镇下寨村粤黔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采纳政府职能部门、当地村民等多方意见,共同确定示范点村庄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和特色需求,共同研究编制示范点“一方案一规划”,积极打造有亮点、有特色典型的粤黔协作示范村。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做到打造示范村带动当地及周边村民获利,让群众自主参与到项目建设及后期的管理维护中来,项目建设含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建设内容及规模,并以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挖掘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力点,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示范村活力。客楼下寨村立足3A级景区的业态和区位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千年红豆杉、荷花、茶园、露营基地等多种特色产业基础,村庄内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使得该自然村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是天然的“氧吧”和绝佳的“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努力构建“农文旅体融合村—康养莲香·多彩下寨”的村庄形象。木召村紧紧依托古庄园遗址、塘家垅水库优质水源、森林覆盖率高和坝区秀丽田园风光,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利用木召生态旅游度假区3A级景区独特优势,实施旅游开发、考古探索、发展产业“三大行动”,以“生态宜居,休息康养,科普研学,考古探索”为目标,将木召建设成为“农文旅体融合型”村庄,塑造“神秘·木召”村庄名片。
紧扣乡村振兴目标。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紧扣乡村振兴目标,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乡村建筑、田园景观、文化特点、自然风光,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农村住宅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传承、安全和防灾减灾等因素,全面落实“多规合一”要求,统一工作底图和基数,统筹好示范点规划,加快推进粤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进度,高位推动,科学布局,高水准高质量推进粤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两个示范点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60万元,实施项目2个,用于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