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06日

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

—— 锦屏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 通讯员 杨 波

近年来,锦屏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唤醒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唤来新乡人”等方面做文章、出实招,纵深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乡村建设与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唤醒“原乡人”引“飞雁”变“归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引“飞雁”变“归雁?”锦屏县搭建“归雁”平台,打好“乡情牌”,唤醒原乡人“乡愁”,引雁归乡,破解乡村人才瓶颈。

原来的三江镇平金村,发展山油茶、淫羊藿、莲子等特色产业,品质虽好,但销售不畅,制约产业发展。为解决滞销难题,村干部也是煞费苦心,他们急需找一个会经营、能致富的人才站出来带领村民致富。通过排查走访,发现了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基建项目管理的龙家文,致富能力出众。在镇党委多次感召下,龙家文同志决定辞去国外高薪回村发展。回村后,党员和群众推选他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他发挥所长,推广“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通道,全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2022年以来,村集体合作社实现销售额80余万元,不仅带动当地土特产外销,还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双增收”。

像龙家文一样,全县300余名“归雁”人才纷纷踏上了归程,回乡在村里任职或带领群众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原动力。

唤回“归乡人”让“洼地”变“高地”

以往发展产业,单打独斗犹如一盘散沙,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处处受挫,如何从人才“洼地”攀上引才“高地”呢?

锦屏县借助浙江、广东、贵阳等地商会,积极开展活动,宣传推介锦屏,唤回锦屏籍在外人才反哺家乡,返乡创业、回村发展。一方面把在外人才与本地人才捆绑在一起,通过以贤引贤,互相沟通、项目合作等方式,牵桥搭线,凝聚在一起,发挥所长,携手推进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一方面全面摸排在外和本土人才创业情况,筛选掌握优秀人才,通过开展人才沙龙、人才联谊座谈会、人才植树等活动,让“洼地”变“高地”。

如今,这些归乡人,有的合伙办家庭农场,有的投资乡村旅游,有的建基地搞种养殖等等。初步统计,近年来该县归乡人创建农村合作社或企业86家,带动县内劳动力2000余人次就近务工,乡村的蓬勃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唤来“新乡人”从“流入”变“融入”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通过公开招聘及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机遇,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03名。给予就医、就学等15项优惠政策,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解决人才发展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安心安业安家。

“看了锦屏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这个岗位对我吸引力很大,特别是在录用后有安家补贴、购房补助、子女入学等各方面优惠政策。”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姜德科说。与姜德科一样向锦屏县干部和人才服务中心投递报名意向的急需紧缺人才还有30余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的一员,姜德科常年奔波在乡村一线、行走在田间地头,引导村民发展高坡冷凉蔬菜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开展现场指导70余次,讲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发展强村富民产业,做到流入有家,融入有为。

--> 2023-07-06 —— 锦屏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1 1 黔东南日报 c220884.html 1 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