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09日

天柱县:

实施稻渔种养 促进村民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湘) 时下正值稻花鱼放养黄金时期,近日,天柱县到高酿镇丰葆村、上花村、章寨村等地向农户免费发放鱼苗,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看着翻腾跳跃的鱼苗,村民们喜上眉梢,领到鱼苗后,立即把鱼苗放到自家的稻田里。通过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可以起到松土、增肥和抑制水稻病虫害的作用,从而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让粮食增产、农田增效。

“这个稻田鱼养殖是我们镇的主要产业之一,在‘稻鱼共生’模式中,鱼啄食杂草和害虫,鱼产出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水稻又引来昆虫为鱼提供食物,构成了良好的稻田生态循环,而以水稻花为食的草鱼还被冠以‘稻田鱼’的美称,售价也比一般的养殖鱼类高出不少。”高酿镇经济发展办主任袁平淞介绍。

截至目前,在高酿镇总共发放近2万公斤鱼苗,惠及农户1000余户,充分带动了农户发展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大家别着急,一个一个排队领……”6月28日,在白市镇地样村马路边,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正在组织村民们有序排队领取鱼苗。

现场的群众提着桶,拿着盆,排着队,看着工作人员从鱼苗运输车上捞下来的鱼苗,脸上洋溢着笑容,满心期待地等着鱼苗发放。技术人员先是向在场群众详细讲解了稻鱼养殖技术和放养的注意事项,随后按照登记造册的名单,以每亩20公斤鱼苗的标准有序发放,现场气氛和谐融洽。

“今年我家种了1.5亩秧田,免费领到了30公斤鱼苗,以后在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管理好稻田鱼,到九月份就可以卖鱼增加收入了,同时管好水稻,促使稻鱼双丰收。”刚领到鱼苗的地样村村民杨通明高兴地说。

“通过‘稻+鱼’的技术模式,能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种植效益,周期短,成效快,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拿去市场上卖,大家都愿意养。”天柱县乡村振兴局项目股龙永祥说道。

据介绍,天柱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探索“稻+鱼”种养新模式,将共发放24万公斤鱼苗,惠及5000余户脱贫户,预计这批鱼苗今年10月左右即可出鱼,平均亩产鲜鱼100公斤左右,每亩稻田将增收2000元。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07-09 天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288.html 1 实施稻渔种养 促进村民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