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骆飞 向定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
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围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共商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走进论坛深入采访,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新亮点。
“绿”连中外精彩纷呈
自2009年举办以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长期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2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81%,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9.1%,绿色经济占比达45.5%。
今年,论坛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国际交流合作”4个板块,邀请5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等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成立贵州省绿色气候基金会。
在绿色创新产品展馆内,各种绿色生态技术工艺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据组委会统计,近300家企业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9家,中国500强企业21家,集中在环保科技、绿色储能、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产品等领域。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谢强介绍,论坛上,贵州面向国内外发布了220个绿色产业招商项目,涵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等项目,拟引资规模达1298.82亿元。
践行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论坛上,众多嘉宾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交流。“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塔杜施·加耶夫斯基认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重要内容。在他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曾贤刚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了生态环境,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今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中国积极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绿”为媒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全球一半。截至2022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赤道几内亚副总统曼格表示,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我们的地球。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各方一道,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贵阳7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