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何光明 图/姚宁
今年夏天很火,村超火了,贵州火了,榕江更是冲上了热搜。人头攒动、载歌载舞、精彩进球的画面,铺天盖地的报道着实让人欣慰。
然而,我想到的不是人山人海场面火爆的场景,也不是场内场外各种诱人的美食,而是唐代柳宗元笔下的成语故事《黔驴技穷》: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这是我上初中学过的成语故事,后来删减教材删掉了,《黔驴技穷》也渐渐被人遗忘。
还想到明朝朱国桢《涌潼小品》中的一段话:黔中之阴雨,以地在万山之中,山川出云,故晴霁时少,语云:“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后来人们又补上:人无三分银。成了描写贵州的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贵州历来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曾有人问我哪儿的?我说贵州的。人说贵州在哪?云南吗?
西部大开发、天眼、大数据、多彩贵州让世人重新认识贵州,了解贵州。
如今,村BA、村超更是让人近距离接触贵州,融入贵州。让人们走进贵州,走进黔东南,走进榕江,走进村超。
6月20日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场面火爆的贵州黔东南村超,并附了6月20日《黔东南日报》第五版整版专题报道《激情燃烧的“村超”》图片。
村超是令人振奋的,村超是令人神往的,村超是接地气的。何为接地气?我认为老百姓喜爱、乐于接受、融入其中的就是接地气。
你看,村超现场小球迷比球员还忙,一个忙给球员扇凉,一个忙给球员讲战术。
你看,月寨村姑妈回娘家为村队加油助威,亲手制作的灌血肠美食让人馋涎欲滴。
你看,侗族姑娘提在手上的“公闻包”,让多少人陶醉?
你看,现场猜拳行令的小姐姐,谁与输赢?
你看,东北大哥在榕江人的热情中逐渐“迷失自我”。在侗家人的酒歌声中飘飘然,脸颊上五彩的“品红”印,标志榕江人民的热情。
欢乐属于村超,属于每个参与村超的人们。
广东坦克队来了,贵阳车队来了,贺州车队来了!谁也阻挡不了向往村超的脚步,来了来了,都来了!
6月17日贵州榕江喊话内蒙古:内蒙古的兄弟(欢迎欢迎!),内蒙古的姐妹(欢迎你!)内蒙古的叔叔阿姨(欢迎您!)内蒙古的爷爷奶奶(欢迎您们!)
村超让城市之间,民族之间没了距离。村超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贵州。
6月21日内蒙古兴安盟回应:贵州的爷爷奶奶们(你们好!),贵州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贵州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好!),内蒙古科右前旗已收到,奶茶已备好,酒肉管你饱,草原最美季节,欢迎贵州亲人来做客!
这样的民族情谊,难道不为之动容吗?正是榕江人民的热情,6月22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球队抵达贵阳前往榕江,情不自禁唱起民族歌曲,一路高歌向村超出发!范志毅也抵达榕江,受到村超热情接待,侗族服装穿起来,红鸡蛋挂起来,米酒喝起来,舞蹈跳起来,处处洋溢村超的快乐。
村超是村民的,村民每人筹款20元作球赛经费,一位94岁的侗族老奶奶捐款50元,被誉为“最大赞助商”。
村超是榕江的,榕江法院法警队干警自发免费接送游客。40余名私家车主组成志愿服务队,到榕江高铁站免费接送游客,欢迎你们来榕江看村超。
村超是中国的,“村超”专列增至40趟,贵阳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服务“村超”球迷出行,榕江站停靠由22列增加至40列。榕江县增加了公交车、出租车营运,国家资源也为村超服务。
村超让你享受视觉盛宴,除了银灿灿的民族服饰,苗家阿妹热情的踩堂舞,明快的节奏,欢快的旋律,晃动的银饰,洋溢快乐的笑脸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有“电梯球”、“插花脚”、“蝎子摆尾”、“四十米远射”、“倒挂金钩”让你享受足球的魅力。
村超让你享受听觉盛宴,数万人集体打开手机灯光,演唱会瞬间点燃全场。小姑娘手挥国旗,用苗语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侗族歌手李莎村超献唱《山水贵客》,动听的苗歌侗曲,让你的耳朵应接不暇。
村超让你享受味觉盛宴,村超现场各种各样免费的小吃让你眼花缭乱,现场锤打的糍粑,粘着你挪不开脚步。还有榕江的牛瘪,让你的味觉别有洞天。
村超让你感受暖心的体贴,手机没电了,有村超免费充电服务站。订不到酒店,学校有露营基地。联系自愿者,榕江群众亲自把你接到家,换上新铺盖,免费提供住宿。村民自发在家里,在路边看村超直播,村超现场特设“外地游客宠粉区”,把能遮风挡雨的最佳视角留给你。
村超很特别,特别的球员,杀猪的、烧烤的、开挖机的、工地上的钢筋工、货车司机、教师、厨师、卖卤肉的“草根球星”组成的球队。
特别的观众,上至白发的耄耋老人,下至跚跚学步的孩童无不乐于其中。
特别的啦啦队,手持锅碗瓢盆的大叔大妈“乒乒乓乓”为村超呐喊助威;榕江第一瘪城厨师啦啦队邀请你,看村超吃牛瘪。
特别的中场表演,特色民族服饰文化展示的大舞台,侗家姑娘唱侗歌,看村超听村歌。
特别的奖励,650公斤的大黄牛,整只的猪脚,农家的香肠,自酿的米酒都是奖品。
特别的摄影,村超年纪最小、国家地理签约的摄影师,拍到了村超最长距离的进球,被誉为“小师姐”。多家直播团队支援村超,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技术服务团队承担村超外联,演出调度,音视频技术保障,网络推流,导播摄像等等。
特别的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等20多家媒体对村超现场进行全网直播。
特别的出场,球员领着球童上场,满满的村超仪式感存孩子们心里种下足球的种子,肩负足球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存。
因为热爱,榕江举办了村超;因为热爱,汇聚于村超;因为热爱,火爆了村超。由如青于蓝蜡娘亲手为呼和浩特的轮椅舞者印制的蓝染T恤:“奔赴·热爱”。也许正是我们骨子里热爱,才有义无反顾的奔赴。
榕江村超火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曾经,在大雨天、雪地里,处处可见热爱的人们踢球的身影,处处可见热爱的人们对足球那份纯粹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翻开榕江足球历史,不难发现,足球的种子早已深埋在这片土地上。
据1999年出版的《榕江县志》记载。抗战时期,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并将足球运动带到榕江。学生们在校内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好奇的百姓在场外驻足观望。
1965年榕江足球队赴镇远县参加黔东南州足球比赛并获得冠军。上世纪80年代,“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一句话,诠释出了榕江人对足球的热爱。每当县里举办足球赛事,整个县城万人空巷,足球场边锣鼓喧天、人潮涌动。
每当榕江足球队载誉归来,人们自发地夹道欢迎,共同祝贺。上世纪90年代,村民经常到县城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后来,河边有农田被洪水冲毁废弃,村民们铲土平地,拔杂草,砍树枝做球门。石灰画线“自制”简易足球场。正是这个足球场,见证了“村超”的发展。
今天,孩子们放下手机,走向绿茵场。或穿战袍一展雄风;或簇拥场外呐喊助威。从他们炙爱的眼神中,从他们飞掠的身影里,看到了热爱与希望。
正如《足球故里》所述:贵州村超用最简单的热爱,守护绿茵场的洁白无瑕。这或许是外国人第一次羡慕中国足球。
当离家的游子不远万里回村参赛助威;当带着民族风情的歌舞响彻绿茵场;当村民们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你很难想像:这竟然是中国乡村一场普普通通的足球比赛。
贵州村超一直是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超远距离的世界波破门;独具匠心的脚后跟进球;来回滚动的视频,吸引了无数球迷。
在这里,没有资本注入,没有黑哨,没有假球;只有对足球单纯的热爱,只有建设美丽乡村的脚踏实地。村超的兴起,或许是中国足球久旱多年的甘霖。
韩乔生老师的加入,迈克尔•欧文的点赞,香港明星足球队的约战,让村超变成了全民大狂欢。或许这就是足球最纯粹的样子。从人民中走来,在人民中兴起。用最简单的热爱,守护绿茵场的洁白无瑕。
因为热爱,榕江人民、县长徐勃向全国发出邀请:在7月29号村超决赛结束后,将发起全国村超邀请赛,第一波准备链接更多以美食为主题的足球队。像淄博烧烤队、柳州螺蛳粉队,来对阵我们榕江卷粉队。
应邀球队还有:上海生煎包队、台湾珍珠奶茶队、北京烤鸭队、湖南剁椒鱼头队、江苏松鼠桂鱼队、黑龙江锅包肉队、重庆火锅队、西安羊肉泡馍队、四川麻婆豆腐队、山东九转大肠队、福建佛跳墙队、河南息县荣誉面炕鸡队、河北驴肉火烧队、天津煎饼果子队、内蒙古烤全羊队、西藏糌粑队、新疆手抓羊肉队、广州早茶队。
榕江县长邀请您一起参与“贵州村超”全国(美食主题)和美乡村足球联赛,燃起夏日足球之夜。
榕江举办村超,旨在通过足球联赛,促进乡村体育文化发展,增进村民间的交流和友谊。
榕江借贵州村超东风,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推动全县及周边产业、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打造一系列“超品牌”。
榕江向全国发出美食村超邀请,将继续依托贵州村超,推动足球和乡村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打开新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我想届时,南北美食汇聚苗乡侗寨,为热爱村超的你,呈现一道精彩纷呈的满汉全席,万众狂欢的村超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