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07月11日

丹寨:国储林“生态红利”释放“绿色福利”

本报讯(通讯员 邹燕 李光林) 近年来,丹寨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立县”战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探索形成“国储林+”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助推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天,在兴仁镇烧茶村55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正穿梭在茂密的丛林里为中药材进行日常除草管户,为年底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村民吴启英将自家8亩林地流转出去投入到国储林项目建设中,她的家庭收入直接增加近5万元。“以前我家的林地只是砍些柴火烧,今年把地给租出去有3万多元的租金,现在我在这里干活,一天还有90元的工资,往后日子越来越好。”吴启英对将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目前,烧茶村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马尾松林下套种天冬、仙茅等中药材,同时不断加大林下种植发展力度,大力推进林下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烧茶村林下经济规模现在有550亩,其中国储林面积达272亩,仅国储林兑现农户资金达到106万元,受益农户有75户286人。”烧茶村第一书记杨光磊表示,“今年我们计划继续扩大林下经济规模160余亩,预计能在今年10月底完工。”

近年来,丹寨县采取“国有企业+社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国储林药经济,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做活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一林多用”的林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已种植8000亩林药作物,亩产值1万元以上。

“我们公司利用国储林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包括板蓝根、天冬、天麻、土茯苓等,目前已收储流转林地2.56万亩,兑现资金到农户1.3亿元,涉及农户2100余户8000余人,户均增收6.5万元,人均增收1.6万元。”贵州丹晟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基业介绍说。

为有效利用资源,做足“林木文章”,在国储林项目建设过程中,丹寨县按照“国储林项目建设+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林下经济资金和用地困难等问题,同时,通过种植管理“反租倒包”给林户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的方式,实现了多方受益。

“全县国储林项目是通过土地流转、林木收储,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国储林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全县森林质量和木材储备的能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益。”县林业局国储林项目负责人龙定林介绍说。

--> 2023-07-11 1 1 黔东南日报 c221430.html 1 丹寨:国储林“生态红利”释放“绿色福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