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1日出席庆祝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暨中央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指出:“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他还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作为党校干部,务必坚守党校初心,要在正确理解党校初心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党校初心的时代要求、全面贯彻党校初心的未来实践上苦下功夫、下苦功夫。
一、正确理解党校初心的历史意义
对于党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央党校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毛泽东、董必武、胡锦涛、习近平都出任过中央党校校长。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提出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并于1943年亲自书写,从此“实事求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建设道路。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上提出“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明确党校工作重心就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新时期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2023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情回顾了中央党校90年的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深刻阐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校工作的使命任务和具体要求,精辟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党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从“实事求是”的党校校训到“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再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无不凝结着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党校工作的殷切期望,对于党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使命任务都做出了明确要求,使得党校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上有了目标和方向。党校初心的概括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对党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和党校的历史意义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准确把握党校初心的时代要求
“为党育才”,育什么样的才,这是党校的关键,既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也是党校初心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概括地说,党校要把党的干部培养成政治坚定的人、信仰纯粹的人、心系人民的人、敢于担当的人、本领高强的人、纪律严明的人。具体地讲,党校要把党的干部培养成坚持对党忠诚,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具有斗争精神,善于分析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严守纪律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为党献策”,献什么样的策,这是党校的重点,既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也是党校初心的时代要求。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大学问,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理论阐释要以深入研究为基础,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要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
三、全面贯彻党校初心的未来实践
党校干部要全面贯彻“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在未来实践中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全局中来精准定位、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尽好职责、发挥优势。
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持聚焦党的中心任务,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必须坚持教研与实践相贯通,畅通教学科研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渠道,推动党校教研人员深入一线实践,在接触实际、参与实践中打开视野、充实头脑、丰富经验,为培养高素质干部、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引导学员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点抓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引导学员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管党治党的根本要求,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结合起来,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全面学习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在培训党员干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等方面发挥好作用。
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学员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融通教育资源,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要深入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探索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让学员记住一辈子。
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总之,党校干部要坚守党校初心,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努力使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真正把党校打造成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主阵地和淬炼炉。
(作者单位: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