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倩 陈海情) 盛夏时节,都柳江畔,草木苍翠。走进从江县东朗镇关雄村灵芝种植基地,透过斑驳的阳光,看到一朵朵灵芝撑开深褐色的“小伞”,“伞”面肥硕敦厚,一排排立挺挺地站在地里沐浴阳光。
“我们村的农户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正忙着给灵芝套袋呢,这些形态各异的‘小脑袋’,过段时间它们会喷洒出褐色的颗粒,现在给它进行套袋就是为了收集这些褐色颗粒。这些褐色颗粒就是灵芝孢子粉,它现在可是我们村致富的宝贝!”关雄村第一书记李海波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褶中弹射出来的种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自然条件下,产量很低,100千克灵芝只能得到5千克至10千克灵芝孢子粉,而关雄村基地大棚种植的灵芝,一朵能产200克到300克孢子粉,产量比其他基地高。截至目前,东朗镇种植大棚灵芝60亩,每亩灵芝540棒、孢子粉108千克到162千克,且目前孢子粉市场价为每千克120元到240元不等,市场前景较好。东朗镇与贵州黔芝灵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并以每千克160元的价格收购灵芝孢子粉。
近年来,东朗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由于地处月亮山腹地,该镇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气候条件,是灵芝生长的“先天环境”,为灵芝这种娇贵又“吸金”的产业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该镇以林下灵芝种植项目为着力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积极发展林下灵芝种植产业,不仅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还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真正实现了兴林富民“双赢”的发展理念,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村民姚荷花一边麻利地为灵芝套袋,一边告诉笔者:“以前关雄村也有野生灵芝,但是产量极低,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帮助,我们村有了灵芝种植基地,且灵芝品种都是由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引进的,长势非常好。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不仅一个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小孩,挣钱顾家两不误,还是挺满意的。”小小灵芝不光为村集体带来新“钱景”,也带动了周围村民就业。
据悉,东朗镇因地制宜发展灵芝产业,现种植林下灵芝360.6亩,预计年产值约247万元,且建立有“灵芝基地+农户+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灵芝产业链,涉及苗谷村、孔明村等7个村寨,惠及农户268户1434人。小小灵芝成为村集体经济“灵药”的同时,也撑起了当地村民们的“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