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光英 段銮梅 刘东鸣) 时下,正值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也是病虫害发生和防控的关键时期,锦屏县充分利用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大数据监测站,开展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预警,为科学绿色防控提供支撑,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在绿意盎然的铜鼓镇花桥大坝、敦寨镇敦寨大坝田间,虫情监测预警站的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害虫性诱自动诱捕器、无线气象墒情综合监测站等设备竖立其中。“虫情监测设备对水稻主要病虫有自动拍照、计数、统计功能,通过数据自动分析,能达到智能监测功能。”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龙向祥介绍说。
虫情监测设备24小时运转,通过实时传输相关图片、温度、湿度、风向等数据上传到网络监测预警系统,工作人员结合田间调查数据,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据了解,锦屏县共7个智能化监测点,覆盖全县大部分乡镇区域和主要农作物产区。
“我们会及时把虫情发生信息发给相关部门,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有村‘两委’、种植大户,指导全县病虫害防治的开展。”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龙向祥说。
在敦寨镇亮司大坝,锦屏县亮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500多亩水稻长势喜人,而智能化、网络化防范病虫害正是粮食丰收的保障。
“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和乡镇技术员,经常下来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经常通过微信、QQ发短信在我们手机上,指导病虫害防治,我们用无人机打药,取得很好的效果。”合作社社员龙明生说。
时下,也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笔者走进敦寨镇帮寨村,大片连片的稻田中绿意盎然,但在这片绿意中却有许多水稻上都粘着大量的福寿螺卵,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据了解,帮寨村受福寿螺影响的水稻有1000亩左右,许多村民都表示很多水稻都被福寿螺吃了,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只能不时地进行补苗,弄得他们很烦恼。
县农业农村局经过调研,也已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7月7日到帮寨村开展了2023年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灭除行动的启动仪式,邀请全县所有乡镇的负责人员开展培训,保障域内粮食生产安全。
“我们帮寨村这里的福寿螺危害大、面积广,今天县农业农村局到我们村这里开展现场培训,教我们怎么防治,还免费发放防范药物,我觉得蛮好的。”帮寨村委会副主任欧阳富银说。
“福寿螺来源渠道多,比如从外面引进的龙虾、鱼之类的就可能携带得有,为阻止其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药物和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理。”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龙立鹏介绍说。